所在的位置: 越剧 >> 越剧推荐 >> 人间大爱玉蜻蜓

人间大爱玉蜻蜓

:00

题《玉蜻蜓》

姑苏美景在山塘,桃花坞里情意浓。

世俗难容庵堂恋,志贞含恨葬贵升。

一封血书解身世,元宰认母抛前程。

风雨雷霆何所惧,人间大爱天地惊。

明朝万历年间宰相申时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年),申姓富商之子,自幼天资聪慧,生性好学,既有文人的才学,又有商人的机敏,传说其生母为尼姑。根据申时行的传奇身世,民间留下了一段凄美的传说《玉蜻蜓》。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越剧大师尹桂芳先生邀请著名导演黄祖模先生为爱徒王君安量身打造了尹派名剧《玉蜻蜓》。此剧舞台演出后,屡屡获奖,久唱不衰,至今仍为福建芳华越剧团的保留曲目。年获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优秀音乐设计奖,主演王君安、李敏获优秀演员奖。年又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演员奖。同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王君安、李敏获金奖。

剧情简介

姑苏望族申贵升幼年父母双亡,才华出众而豪放不羁。与业师张国勋的女儿张雅云成婚后,因志趣不合,抑郁寡欢,夫妻反目。“姑苏美景在山塘,桃花庵里桃花放”一日与好友沈君卿一起游于山塘,偶遇法华庵三太王志贞荷锄栽桃,申贵升吟诗嘲讽“门内拜三宝,门外栽艳桃,试问种桃人,修佛还修妖”,未料竟遭女尼和韵相讥“此花结仙果,千年赴蟠桃。庸者自不识,可恶且可笑。”遂惊为天人,一见钟情。

桃林奇遇

“昨日尝了闭门羹,今日又坐冷板凳”申贵升屡屡诚意造访法华庵,一片赤诚之心终于感动了王玉贞。“君弃龙门我弃佛,赢得桃李斗春开”,此后申贵升离家出走,藏身法华庵,和王志贞互诉心曲,唱诗酬韵,开启无比甜蜜的僧俗恋。

庵堂蜜恋

申贵升之妻张雅云闻风到法华庵,假借拜观音寻夫。为避祸端,申贵升扮作佛堂观音,张雅云在法华庵一无所获,悻悻而去。因受惊吓,申贵升病卧在床,时已怀身孕的志贞为其上山采药治病。无奈病入膏肓,命悬一线。申贵升弥留之际修遗书,将传家宝玉蜻蜓交给志贞含恨而死。临盆后,志贞忍痛弃子,腹佩玉蜻蜓为标记,并写下血书一封。

恰巧弃婴为徐侍郎夫人杨氏拾得,杨氏年迈无子,以为天赐,爱若掌上明珠,取名元宰。恰巧杨氏与张雅云有世交,张雅云将徐元宰认做义子,乃成一子三母。十六年后,元宰聪颖过人,高中解元。因元宰长相酷似生父,雅云疑为申贵升血脉,遂与杨氏争子,杨氏无奈取出血书和玉蜻蜓。

庵堂认母

“一封血书费详解,熬过多少不眠夜”。元宰详解血书而得知生母修行在庵门,遂访母于法华庵,几经周折,真相大白。“滔滔东海万丈深,不及我生母茹苦养母含辛寄母独撑旧门庭,一片片爱子之情慈母恩”,《玉蜻蜓》后游庵中,徐元宰的一大段唱词丝丝入扣,入情入理,从同情女性悲剧命运的角度,感慨寄母、养母、生身母的一生命运悲苦,平息了三个女人间的爱恨情仇,最终三母一子全家团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