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越剧季导师点评为啥越来越不

《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独辟蹊径,借助平台成熟的大IP,弘扬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浙江台唱浙江戏,让更多年轻人通过综艺节目了解越剧之美,感受越剧之美,开播伊始,确实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惊喜。

但是,进入导师团队切磋阶段,我们会发现节目没那么好看了,有些导师盲选时,没注意学员行当的比例,不是旦角太多,就是小生太多,现在导师需要根据自己手中学员的构成,硬要找到现成的段落,并且这个段落还能体现学员各自的擅长,并非那么容易。

还有一个问题,进入导师团队切磋阶段,四位导师的点评越发温和,几乎全部是赞美和鼓励,很少批评和点拨,这样一来,导师点评和专业观众点评都在唱赞美诗,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台上的节目又没说的那么精彩,整个节目的专业度大大打了折扣。

茅威涛何赛飞三十年再重聚

节目开播的前几集,四位导师妙语连珠,点评时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方亚芬对学员足够严苛,茅威涛注重宏观更在意学员唱腔的越剧韵味,陶慧敏温暖真诚,郑云龙靠跨界融合取胜,四位导师风格不一,各擅胜场,导师点评足以支撑起节目的半壁江山。

陶慧敏《五女拜寿》剧照

特别是方亚芬老师,对于各种越剧流派,涉猎极广;对于越剧历史掌故,专研极深,点评学生不足时,信手拈来,开口就唱,无论是小白玉梅,金派,吕派,包括同辈的吴凤花,她都能抓到这些大家演唱中最有特点的精髓,这样的点拨,让学员看到差距,也让我们普通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了解到越剧行当很多有趣的故事,提升了我们阅读越剧表演的能力。

盲选阶段,学员唱得好不好只代表他自己的水平,导师点评时顾忌比较少,反而到了导师团队切磋阶段,因为有了导师的编排指导,学员的表演已经不仅仅代表个人,也间接地反映出导师的水平,这样其他导师点评时也就不太好多说什么,多说点赞美吧,别伤及大家的面子。

大龙音乐剧剧照

包括专业观众部分,有些音乐节目当中,专业观众啥都敢说,像之前《天赐的声音》,观众最爱看丁太升的毒舌,导师之间的争论也让观众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音乐。

可咱们《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专业观众,夸起演员来比导师们还肉麻,都是只有好评,没有差评,也实在是太懂得语言艺术,个个都是端水大师。

《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从横空出世的惊艳,到这几期出圈度越来越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节目进程过半,现在几个唱腔很好听的张杨凯男、张珊维、王炜佳都被淘汰了,后面的戏要怎么唱,观众开始时胃口被吊高了,后面还有没有绝世佳肴,真的希望《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后面的节目能够越来越精彩,不仅只有第一季,而且一季接一季能一直举办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