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胖胖鸟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收录于话题#越聚黄金一代2个
对钱惠丽的采访,约在《甄嬛》巡演的间隙。回到上海不久,第二天,她又要出发前往丽水。“这其实算不了什么。过去我们一个月演30多场的也很多。”对于观众口中的“高强度”,钱惠丽却觉得平常,“哪一部经典不是演出来的?”
经典是演出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自不必说。《家》自诞生以来,也演了不少场。《甄嬛》是这次演出中最年轻的一部,驻场、巡演积累下演出场次已颇为可观。“只有经得起观众、市场考验的剧目,才有成为‘经典’的可能。”钱惠丽这样认为。
说起经典,自然不能不说《红楼梦》。从艺四十载,钱惠丽演了千余场贾宝玉,这个角色已经深入到她的骨髓中。“很多观众认为,你演《红楼梦》还需要排练准备吗?”钱惠丽微笑摇头,“哪有这么轻松?对于演员来说,每一次上台,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演得再多,下一场仍是‘第一场’。”这就是舞台剧的魅力。相同的剧情、唱词、音乐,因为演员感情、状态的微妙变化,观众看到的“每一次”都是“唯一”。
对于明年一月的《红楼梦》,钱惠丽同样保有百分之百的新鲜感与激情。这一次演出的是经典版《红楼梦》,对于演员表演的要求更高。《哭灵》一场,宝玉从头到尾唱的是清板,钱惠丽笑称:“对我而言,还是蛮有压力的。而且为了保证前后人物的连贯,情绪的饱满。王婉娜在台上的时候,我也会在侧幕跟着从头唱到尾。”因此,虽然是师徒合演,但从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演了整本《红楼梦》。“只不过,除了最后两场,你们看不到。”说到这里,钱惠丽俏皮地一笑,带着些宝哥哥的娇宠。
《红楼梦》剧照钱惠丽饰贾宝玉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深情温柔,《甄嬛》中的皇帝玄凌寡情霸气。一个张扬外向;一个克制内敛,角色差异巨大。而这两个角色,对于钱惠丽而言,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贾宝玉是我的第一个角色,玄凌是最新的一个角色,在一次展演中呈现,也算是一种‘缘分’。从师承徐老师的宝玉,到全新塑造的玄凌,仿佛重走了这么多年的人生舞台经历,回首当年的那个‘我’。审视当下的这个‘我’。”不过,在享受“缘妙不可言”的同时,钱惠丽首先要面对的是体力和感情的双重挑战。钱惠丽说,现在的演出和以往不同,过去老师们一出戏往往可以演一两个月,演员有足够的时间和角色交流,慢慢进入角色。而现在的演出则往往是演一场就换戏。”这一次的演出,《红楼梦》和《甄嬛》也是“无缝连接”。如何在这两个差别极大的角色中“切换频道”。钱惠丽的秘诀是——让自己沉浸在剧情氛围中。“演贾宝玉前,我就不断循环播放《红楼梦》的唱腔、音乐;演完《红楼梦》,晚上立马换成《甄嬛》的录音。”几十年的演出经历,钱惠丽坚信,无论演什么角色,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甄嬛》剧照钱惠丽饰皇帝
作为主演,同时也是院团领导。钱惠丽坦言,一开始对于《甄嬛》的票房,她还是略有担心的。相比于《梁祝》的全新组合;《家》的回归合作;《红楼梦》的师徒同台。《甄嬛》近期的演出比较频繁,最难引发观众的新鲜感。“现在看来,四出戏的出票情况都很不错。”而钱惠丽本人对于《甄嬛》此次大剧院的亮相,也是颇为期待的。
“这是《甄嬛》全本首次登陆大剧院。”钱惠丽认为,对于《甄嬛》这样宫廷戏,大剧院无疑是最合适的演出空间。“只有大剧院的大舞台,才能传递出那种辉煌、空旷、辽远,以及人物内心的孤独、无助、惶恐。皇帝的最后一场戏,偌大的舞台上,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玄凌,那个曾经强势的、刚愎的,但内心却又软弱的、寒冷的人,被他的女人抛弃,也被世界抛弃,那一刻,他是最可怜的人……”钱惠丽形容着,仿佛已经融入剧情。“我希望,观众也能感受到我的感受。”
《甄嬛》剧照钱惠丽饰皇帝
“就好像一个家,”钱惠丽说。“我们这一辈人,是家中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对得起恩师、前辈,把她们留下的财富好好传下去。又有责任培养下一代,这个家不好当,但是应该当,必须当。”
“越聚黄金一代”是中生代、青年新秀的一次集结与展示。而在钱惠丽眼中,它更是感谢、感恩——对恩师、对观众、对所有陪伴越剧共同走过的朋友。
“或者,也是一份送给自己的礼物,为自己与同伴对这方舞台始终如初的爱与坚守。”——钱惠丽说。
撰稿:轻云
“越聚黄金一代”
越剧名家名剧系列展演
?.?~?..?
《家》
时间:.1.: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
(袁范版)
《梁山伯与祝英台》
时间:.1.: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
《甄嬛》(上本)
时间:.1.: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甄嬛》(下本)
时间:.1.: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
(经典版)
《红楼梦》
时间:.1.9-1.: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原标题:《越聚黄金一代
钱惠丽:每一次登台,都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