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帅狗黑皮
编辑
浮渔说娱
“一朝入红楼,终身梦不醒。”
《红楼梦》有太多个性鲜明的形象,让人痴迷为之陶醉的同时,也会被个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所牵引。
年的时候,王扶林导演为了把这些形象搬上荧幕,前前后后花费一年的时间来选拔、培训最合适的演员。
拍摄时间更是花费了3年之久。
正是这种“较真”,这才造就了永恒的经典制作——87版《红楼梦》。
如今距离《红楼梦》开播已经过去35年,那些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十二金钗”们,如今已经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1、“林黛玉”陈晓旭
在《红楼梦》众多角色之中,“林黛玉”作为当之无愧的女一号,无疑是最受欢迎、竞争最激烈的角色。
而陈晓旭在众多竞争者之中,无论是才艺还是形象,都并不算出色。
如果说陈晓旭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那就是她誓言“林黛玉”的决心与信心。
当时在培训班内,很多女孩其实也是茫然的,都在尝试不同的角色,寻找那些角色最适合自己。
只有陈晓旭自始至终,都将目光瞄准“林黛玉”。
用陈晓旭的话来说:“他们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的话,观众会认为是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
或许正是这种自信,才让导演一眼看中了陈晓旭身上的潜能。
最终的结果一目了然,陈晓旭所饰演的林黛玉,既体现了林黛玉外形的“弱”,事事不与人起争执。
同时兼顾林黛玉内心“刚”,宁缺毋滥,“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
尤其是那一句“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既包含了林黛玉的自谦,有隐隐透露出些许“孤芳自赏”的傲气,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台词处理。
可以说,陈晓旭凭借一己之力,就让“林黛玉”从话本中走到现实。
不知道是不是入戏太深的缘故,生活中的陈晓旭也继承了“林黛玉”外柔内刚的性格。
所以在陈晓旭在前后两段婚姻中,才会处处碰壁。
用陈晓旭自己的话来说:“婚姻是严肃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性格,我的性格与林黛玉一样,不能包容别人、处处充满棱角。”
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自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陈晓旭的这种果断、自主的性格,却让她商海顺风顺水。
在年的时候,陈晓旭还被评选为“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之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上天却给陈晓旭开了一个玩笑。
陈晓旭在事业巅峰期被产出患有癌症,需要立刻接受手术才有机会保命。
就在家人心急如峰的时候,陈晓旭却平静的拒绝了手术。
“我不想让自己的身体七零八落……”陈晓旭如是说道。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陈晓旭选择了出家,远离世俗的纷扰,安安静静的离去。
一切宛如剧中的“黛玉葬花”一样。
只不过这一次,陈晓旭选择是将“林黛玉”这个形象,与自己一起埋葬。
2、“薛宝钗”张莉
与陈晓旭对于“林黛玉”的志在必得不同,张莉能够饰演“薛宝钗”,则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
当时已经成为文工团演员的张莉,原本是陪同好友去面试。
因为当天气温寒冷,再加上张莉常年在苦寒地区养成的习惯,所以便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刚一进到面试场所,就感受到一股热浪袭来。
负责面试的王扶林导演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便好像提醒道:“这位姑娘,如果热的话不妨将围巾摘下来。”
张莉听后也不答话,只是单手取下围巾。
顿时一副雍容华贵、高雅不凡的的容貌出现在王扶林眼中。
在配上她那副被暖气熏得昏昏欲睡的慵懒姿态,以及那双忽闪忽闪似乎会说话一般的眼神,竟给人一种似乎是从“大观园”中走出来错觉。
王扶林一拍大腿说了句:“就她了。”
就这样,张莉稀里糊涂的就饰演了《红楼梦》中的女二“薛宝钗”。
但事实证明,王扶林的眼光确实独到。
张莉天生带有一种贵气,完美贴合了剧中薛宝钗富家小姐的身份。
而张莉结合自身经历,更是将薛宝钗那种王刚内柔、大度温婉的才女气质,演艺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张莉完全演出了观众心目中的那个“薛宝钗”。
但所谓“成也薛宝钗,败也薛宝钗”。
张莉在结束《红楼梦》的拍摄之后,如愿得到唯二的留京名额之一。
只是她之后无论再拍摄什么,都难以逃脱“薛宝钗”的影子。
无奈之下,张莉便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当时很多的同学都是想方设法留在国外,但张莉对此不以为然。
张莉一门心思只想着学成之后回国,为此,她甚至连自己刚刚装修好的房子也卖掉了。
但是张莉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设计的装修方案,在国外竟然大受欢迎。
张莉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与合伙人专门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专门帮人搞房屋设计。
还别说,张莉的设计却是有独到之处,公司的规模也随着声誉越做越大。
张莉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加拿大的房地产大亨。
据报道,即便是年,全球范围内遭受了很严重的金融危机,张莉的资产依旧超过了一亿美元。
对此,张莉依旧是自信一笑,轻言一句:“过奖。”
3、“贾元春”成梅
相较于其他演员,成梅更像是被导演王扶林,一步步推到“贾元春”这个角色上的。
当时的成梅只是一位商场销售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谁知《红楼梦》剧组恰好来到商场选角,一眼就在茫茫人海选中了成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筛选之后,导演王扶林亲自拍板,点名成梅来饰演“贾元春”一角。
这可急坏了当时的成梅。
别看“贾元春”这个角色在剧中的戏份比较少,但这可是仅次于“林黛玉”、“薛宝钗”,在十二金钗中排行第三的角色。
如果按照原著“钗黛合一”的说法,就算说“贾元春”是排行第二也不无不可。
成梅怎么也没有想到,初出茅庐自己竟然会饰演这么重要的角色。
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梅自认为完全不符合书中“贾元春”的形象。
“贾元春”作为贾府大小姐,自幼知书达理、端庄贤德,尤其是在入宫之后的的形象,举手投足间更是显出一种贵气。
这些都是家世普通的成梅所欠缺的。
她主动找到导演王扶林问道:“我能演好元春吗?”
王扶林却坚定不移:“就是你了,你就是贾元春!”
或许正是因为导演的鼓励,让成梅渐渐放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贾元春”这个角色里。
还别说,克服了心理障碍成梅,竟然正的将“贾元春”那种贵气、威严,同时又眼带幽怨的气质,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结束《红楼梦》的拍摄之后,成梅喜极而泣,说道:“原来我能够演好这个角色,真心佩服王导的眼力!”
只能说,一个好的导演,确实能够让演员少走许多弯路。
在这一点上,成梅无疑是幸运的。
只可惜,这种运气却并非时时都有,自《红楼梦》之后,成梅也曾陆续参与了不少电视剧的拍摄,但始终没有什么成色。
后来成梅干脆移居国外,了无音讯。
直到《红楼梦》30周年的时候,成梅才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但这也仅是匆匆一瞥,成梅便再次回归平凡。
不得不让人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史湘云”郭霄珍
不同于其他人在选角之路的“顺理成章”,郭霄珍饰演“史湘云”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
在最开始的时候,郭霄珍一直是在练习“薛宝钗”的戏,而且学黄梅戏出身的她,向来也是“薛宝钗”的有力竞争者。
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人们意料。
谁能想到半路杀出的张莉,竟然一举夺得“薛宝钗”这个角色。
这让郭霄珍颇受打击。
好在导演王扶林确实喜欢郭霄珍这个演员,便提议她尝试一下“袭人”这个角色。
即便落选,却依旧被导演委以其他角色,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其他演员身上,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但郭霄珍却直言不讳道:“我不喜欢袭人这个角色。”
也正是因为郭霄珍的这个举措,让王扶林挖掘到她身上率直开朗、心直口快的性格,认为她非常适合饰演“史湘云”。
果不其然,郭霄珍与剧中“史湘云”的聪明、率真、大大咧咧的形象完美融合。
在气得观众直跺脚的同时,又让观众对“史湘云”的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气度佩服不已。
而在生活中,郭霄珍也如“史湘云”拿得起放得下。
在结束了《红楼梦》的拍摄之后,郭霄珍的处境非常尴尬。
各种电视剧参演了不少,却始终没有什么起色。
想要报考大学继续深造,却每次都和录取成绩差了一丢丢。
到后来,郭霄珍干脆当了一名老师,专门教授黄梅戏。
在这个过程中,郭霄珍遇到一个自己所爱,也爱自己的丈夫
两人从相恋到结婚,再到之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一切都如同你我这样的三口之家。
然而上天却总是与郭霄珍开玩笑。
眼看着郭霄珍的小日子就要好起来了,家中突遭劫难,所有的财务被窃取一空。
但郭霄珍却颇为庆幸:“只要人没事就好,一切都会过去的。”
直到如今,郭霄珍依旧从事着黄梅戏相关的教学工作,一家三口平平淡淡也是真。
5、“妙玉”姬玉
姬玉与红楼梦的缘分,与成梅有些相似。
当年《红楼梦》剧组选角的时候,姬玉还只是北京皮鞋厂的一名临时工。
导演王扶林在人群中一眼就相中了姬玉,邀请她参演“妙玉”这个角色。
用王扶林的话来说就是:“姬玉天生就拥有一双幽怨的眼神。”
这一次,王扶林再次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眼光。
在原著中“妙玉”这个角色出生官宦之家,自幼修行佛法,明明尘缘未了,却又处处展现出脱俗的孤高。
而姬玉所饰演的“妙玉”,不卑不亢,面善心傲,即便不发一言,也会给人一种若隐若离的距离感。
一颦一笑皆是戏,多一分显得做作,少一分又显力度不够。
可以说,姬玉将“妙玉”身上矛盾完美融合,且又恰到好处。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姬玉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但她绝对是有演戏天赋的。
但有时候,光有天赋还是不够的。
在结束了《红楼梦》的拍摄之后,姬玉顺势前去中戏深造,毕业之后一直在从事拍戏。
据统计,姬玉前前后后共拍摄了多部的电视剧,在超过20部中担任主角。
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当属《西游记》中的鲤鱼精、《戏说慈禧》中的王福晋。
但遗憾的是,即便姬玉拍戏如此认真,也曾塑造过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但她的演艺事业却始终没有进展。
到后来,姬玉也看开了,不再在意人生的起起落落,反而开始潜心修行佛法。
姬玉说:“我只是凡夫俗子,有很多起伏不定的事情,适当的缓一下,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
6、“贾惜春”胡泽红
胡泽红演《红楼梦》的经历,与郭晓珍有些相似。
出生越剧世家的胡泽红,在参加《红楼梦》选角之前,便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是由红旗越剧团强烈推举给王扶林导演的。
当时王扶林一眼就看中了胡泽红的形象以及略带“毒舌”特点,非常符合剧中“林黛玉”刻薄的一面,于是便将其安排在了林黛玉组。
结果可想而知,“林黛玉”一角被陈晓旭给夺走。
胡泽红则是被导演安排了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贾惜春”。
不得不说,王扶林在知人善用这一块确实有独到之处。
胡泽红心直口快的“毒舌”特点,让她很容易就与“贾惜春”这个角色融合到一起,让人一时间分不清是在戏里戏外。
不过在开始的时候,胡泽红因为“林黛玉”一角被抢,对陈晓旭是非常不服气的,每次见到都和冷嘲热讽两句。
但陈晓旭也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主,每次都会怼回来。
一时间两人之间火药味十足,尤其两人还是在身处同一个宿舍的舍友,那更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剧组里其他老师看不下去了,提醒王扶林要不要将两人分开,免得天天起矛盾。
王扶林却不以为然,反而两人能够当面吵起来是件好事,至少不会将心里的想法藏着掖着。
果不其然,胡泽红与陈晓旭两人“不打不相识”,渐渐竟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直到《红楼梦》拍摄结束之后,胡泽红选择下海经商,随着生意忙起来之后,这才渐渐与陈晓旭减少了联系。
直到多年后,陈晓旭意外缺席了红迷见面会。
胡泽红误以为以为陈晓旭依旧沉浸在“林黛玉”一角中无法走出,恨铁不成钢但“《红楼梦》都拍完几年了,你还在哪里装什么林妹妹!”
但胡泽红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陈晓旭已经是癌症晚期,便是连回话都已经很艰难了。
当胡泽红知道真相的时候,世上已是再无林黛玉……
这声“抱歉”,终究还是没有机会说出口了。
7、“王熙凤”邓婕
如果说“十二金钗”中,谁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争议最大的话,那么“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绝对榜上有名。
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邓婕不符合原著中,“王熙凤”丹凤三角眼、柳叶吊眉梢、苗条风骚的形象。
但出生川剧世家的邓婕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自幼从剧组培养出来的优秀演技,以及自身对于“王熙凤”这个角色独到的理解。
所谓“形象不够,演技来凑”。
邓婕所饰演的“王熙凤”,媚而不妖、精而不明、嘴冷而心热,一颦一笑间就将“大观园大管家”演绎的惟妙惟肖。
至今,邓婕在剧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登场,仍然被引为是对“王熙凤”最经典的演绎之一。
正是因为这些让人拍案称奇的演技,在结束《红楼梦》拍摄之后,邓婕依旧是圈内最受欢迎的新秀,先后拍摄《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叫好又叫座的热播剧。
只是在生活中,邓婕的感情经历却颇为不顺。
先后两段婚姻,却始终没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直到年的时候,才和丈夫张国立一起领养了个女童,小日子也算是平静幸福。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还有不少令人影响深刻的演员:“李纨”孙梦泉、“秦可卿”张蕾、“贾探春”东方闻樱、“巧姐”王瑄、“贾迎春”金莉莉……
这些人或是早已远离圈内、或是退居幕后,早已经渐渐被人淡忘。
但不可否认,正是这些人共同组成了87版《红楼梦》辉煌的过往。
她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场盛世。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