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现代越剧《绿水青山》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正式建组开排。
该剧由丽水市委宣传部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联合出品。
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这些年,丽水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打开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据介绍,现代越剧《绿水青山》以一个家庭的命运为切入口,讲述了普通百姓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过程中的生活变迁和酸甜苦辣,用舞台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丽水“两山”理论的实践成果。
开排仪式上,众多大咖级主创亮相。一级编剧程蔚东担任艺术指导,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曹禺剧本奖”获得者余青峰、屈曌洁担任编剧。此外,著名舞美设计蓝玲、著名作曲家刘建宽、杨浩平、灯光大师周正平等人也倾情加盟。
演员阵容正式公布。该剧集合了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男女合演表演艺术的中坚力量,由梅花奖得主王滨梅、华渭强领衔,王静、汪舟格、廖琪瑛、黄剑勋、王松平、谢莉莉、陈艺等众多优秀演员主演。
01:11编剧余青峰用三个“直”介绍这部戏:直面现实,这个戏不是不痛不痒地写一个概念;直抒胸臆,戏里的每句台词、每个唱段都是胸臆的表达;直抵人心,希望这个戏能感染每个观众。
“精品力作是我们的创作目标,也是我们的自信。”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王滨梅表示,越剧《绿水青山》剧组将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创排落地落实,以更加饱满的创作激情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戏曲创作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越剧《绿水青山》的开排,让我心有触动。戏中,面对生活困难的村民,背靠青山绿水,通过生态发展,走上了富裕之路。戏外,处于困难时期的传统戏曲,也在坚守着属于自己的“绿水青山”。
什么才是戏曲创作可以倚靠的“绿水青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通过这部戏给出了参考答案。
戏曲创作的“绿水青山”,是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浙江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剧《绿水青山》将目光聚焦于“两山理论”的伟大实践,敏锐地捕捉普通百姓在实践中的鲜活故事,无疑牢牢扣准了时代脉搏。可以预见,这种反映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作品,将会引发众多观众的共鸣。
戏曲创作的“绿水青山”,是扎扎实实的创作态度。主旋律戏曲作品,往往容易掉进循着概念“唱赞歌”的套路,而越剧《绿水青山》的主创摒弃了这种浮躁作风。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主创团队数次深入丽水山村进行实地采风,先后采访了多个人物,搜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剧本改了5稿。前期,演员们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目前已热火朝天地投入排练中。
戏曲创作的“绿水青山”,是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越剧《绿水青山》采用了“省地合作”模式。“省地合作”,是近几年浙江省属文艺院团在发展中摸索出的创新模式,省属院团有演员、有创作能力,地方县市有题材、有资金支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打造文艺精品。此次合作,将为“省地合作”创新模式提供崭新的案例,也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尽管传统戏曲正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但是,只要戏曲工作者守住了自己的“绿水青山”,相信一定能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