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目新闻」
茅威涛与金星相识至今已有27年了。她们一位是越剧艺术的革新者,一位是现代舞的拓荒者,两人合作过许多作品,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相互勉励、支持、打气。
听说蝴蝶剧场开业了,金星便一直与茅威涛约定要带着舞团前来捧场,可惜由于疫情,这个约定久久不能实现。今年,终于有了机会。两人便立马策划了名为“金秋蝶舞”的金星舞蹈月。
在年11月份的一整月里,上海金星舞蹈团在杭州宝石山下的蝴蝶剧场,为杭州的观众带来他们的现代舞作品。
茅威涛和金星
上个周末,伴随着摇曳的舞步,“金秋蝶舞”上海金星舞蹈团演出月落下帷幕。除了前面提到的友情之外,在两位艺术家强强联合的合作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次合作,给一直在寻求经典艺术突围的茅威涛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和收获?
11月23日,天目新闻独家专访了茅威涛。
茅威涛和金星强强联手
背后是一场“经典艺术突围战”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一个机遇来临,为了理想,你信心满满,甚至付诸一切,准备大干一场,结果突来横祸,机遇变成了瓶颈,投入变成了损失。
这时,你会继续坚持,还是及时止损选择放弃?
当记者把一个类似的问题抛到茅威涛面前,她的回答是:想过放弃,但不知道怎么就又撑下去了。
这件事,就是坚持运营当初刚成立4个月就遭遇疫情的蝴蝶剧场。
蝴蝶剧场
年9月26日晚,蝴蝶剧场正式开幕试运营。当时还有媒体写下这样饱含期待的话:当这只蛰伏十年的巨型“蝴蝶剧场”终于破茧而出,一代越剧人的旧梦终于昭示圆满,而又一代越剧人恰可以从那里起步,创造新的梦想。
确实,梦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开业后,蝴蝶剧场做过几轮演出,有经典剧目也有文旅驻场,票房都不容乐观,年的新冠疫情更是给了剧场一记重创。这一年,蝴蝶剧场不得不暂时关闭,茅威涛坦言,作为一个没有政府补贴的剧场管理经营团队,压力每天都存在着。
年3月,茅威涛以个人名义写了一封信——《单向街的启示:书店可以众筹,那么越剧呢?》,将蝴蝶剧场的窘境全盘托出。
她说:“3月27日,蝴蝶剧场将举行百越首届越剧优秀剧目邀请展,邀请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近20位梅花奖演员和50余位国家一级演员,上演18台越剧经典剧目。此次邀请展虽然得到了相关省市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但面对市场,我们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她还说:“我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形式与大家说话,也从未想过以越剧驻场为模式的剧场经营会如此举步维艰。”
百越首届越剧优秀剧目邀请展开幕大戏《傲雪芬芳》演后谈
在百越首届越剧优秀剧目邀请展开幕当天,茅威涛首次公开回应越剧众筹:“不仅仅是越剧,整个中国传统戏剧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况:我们看似好像到处在演出,到处在创作,繁荣得不得了。但其实,真正愿意花钱买票的观众寥寥无几,这说明我们的繁荣是没有力量的。所以,我想通过这次邀请展做个实验:我们越剧究竟还有多少观众?”
她还直言:“我们要直面市场检验,不能再自欺欺人。”
在后来的多个公开场合,茅威涛的谈话几乎都离不开同一个主题:剧场应该主动面向市场,让经典艺术真正寻找到接通新时代的路径。
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再去看茅威涛和金星的强强联手——“金秋蝶舞”上海金星舞蹈团演出月,就会意识到,这次合作不仅仅是两个交往27年的好朋友之间“甜蜜浪漫”的双向奔赴,在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场严峻而现实的“经典艺术突围战”。
戏剧剧场首次引进现代舞
共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不过和当时不同的是,这一次,茅威涛选择经典艺术的思路更加开阔了。
她不再将目光仅仅局限于中国传统戏剧,而是开始尝试引进更多艺术门类。今年6月,蝴蝶剧场迎来了第一场话剧《家客》。这一次和上海金星舞蹈团的合作,则是首次将现代舞引入蝴蝶剧场。
金星
金星这样评价茅威涛:“在所有人都公认蝴蝶剧场就是一个戏剧剧场的时候,茅威涛说,‘不,我要多元化艺术’。这是她的魄力,也是她对艺术的远瞻性。”
为了支持老友,金星带来了代表上海金星舞蹈团最高水准的经典剧目,包括《海上探戈》《三位一体》《野花》等,这些剧目风格各异,在国内外巡演时皆是一票难求。
同时,这是上海金星舞蹈团首次以演出月的形式进行演出,也是在全国首次有剧场敢于承接一个舞蹈团体量如此巨大的演出。换句话说,合作双方,共同成为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海金星舞蹈团《海上探戈》剧照
不少第一次接触现代舞的观众在看完演出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跑到蝴蝶剧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