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核桃树背后竟有着一段感人故事核

“春有花香,夏有荫凉,秋有果实,冬有暖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爱人岁月静好度时光。”1月16日晚,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嵊州市越剧团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联合演出的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在杭首演。这出戏,取材于一个发生在嵊州市仙人坑村的真实故事。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鲜少有人知道,在嵊州有一名叫王荣浩的人,也是核弹事业的奉献者之一。年,已经32岁的王荣浩回嵊州探亲,经人介绍与22岁的王贤琴相识,并于当年完婚。婚后没多久,王荣浩就匆匆离家,一头扎进深山老林,投入到核工业的研究。核弹研究在当时是重要保密任务,王荣浩从没有跟妻子谈及自己的工作。先是大西北,再是四川,每年一个月的探亲,就是夫妻二人全部的相聚时光。年,王荣浩从四川带回三颗大核桃。在门前的院子里,两人一起种下了核桃。核桃生根、发芽,长成大树,两人一直过着聚少离多、两地而居的日子。王荣浩51岁那年退休归家。这时,离他们结婚,已过了近二十年。平静相守近二十年后,71岁那年,王荣浩因病去世。王贤琴从遗物中,才发现丈夫从事的事业:一张年由核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样写着:王荣浩同志,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了贡献。两人没有小孩,唯有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核桃树,一直与王贤琴相伴至今。核弹英雄平凡而感人的“深潜”人生,昨晚化为一场唯美动人的越剧,来到舞台上。女主人公梅阿楚在丈夫余家平工作保密的情况下,对丈夫的情感由疑惑不满逐渐转为理解包容,并默默支持,直至把个人的情爱融入到了对国家的大爱之中。全剧通过女主人公这一心路历程,折射了一代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从中也可窥见祖国的繁荣富强之梦。这棵核桃树,现在成为目前浙江省内最大的一棵核桃树。不可能种活核桃树的地方,种活了核桃树;不可能活下来的人,活了下来;不可能造出原子弹的国家,造出了原子弹。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剧作家,《核桃树之恋》编剧谢丽泓介绍,剧中三个“不可能”的逐一消解,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写,也在现实主义描写中融入了浪漫主义的笔法,展现了事在人为的信念之美。“以核弹技术工人余家平和劳动妇女梅阿楚为代表的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也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逐渐实现梦想,化不可能为可能,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据悉,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已经入选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而主创单位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演出后将全方位征集专家和观众的意见,继续修改打磨剧目,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摄影:张亮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