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追思会在宁举办,八旬林妹妹传承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498.html
02:56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去世一周年之际,由南京弟子赵时莺发起的王文娟追思会在宁举办,来自浙江、安徽、江苏的弟子和票友们聚在一起,用王派艺术传承的方式追忆“永远的林妹妹”。如沐春风,越剧越唱越美赵时莺年进南京市戏曲学校越剧科学艺,毕业后分配在南京市越剧团任花旦。年师承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先后饰演《汉宫怨》中的许平君,《莫愁女》中的邱彩云,《秀才遇仙记》中的方秀娘等。去年8月6日,王文娟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赵时莺因为疫情防控无法成行,前往上海悼念恩师,内心一直充满遗憾。王文娟逝世一周年之际,赵时莺不仅嘱托弟子上海越剧院演员李旭丹代为祭拜,并在南京举办追思会,回顾王老师的影像风华,经典唱段,大家一起唱王派越剧选段,寄托哀思。回顾最后一次跟王老师见面时的欢声笑语,回顾王老师的音容笑貌,至今仍令粉丝如沐春风。赵时莺还记得,年春节前夕,在夫子庙得月楼拜师王文娟的情景。从珍贵的影像资料来看,实现多年夙愿的她脸上绽放出真挚的笑容,向王文娟鞠躬、敬茶。坐在赵时莺旁边,头戴毛线帽的王文娟已经64岁了,但看起来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人。当时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商芳臣等见证这一戏曲圈盛事,至今回首那时情景,依旧历历在目,令在场粉丝唏嘘不已。“从戏校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练功,她唱花旦,我唱小生。都是苦过来的,至今已经60多年了。我印象中的她很善良很感恩,去年她不能去上海,在电话里哭,很感念王文娟老师的教诲,今天她终于了了心愿。王文娟老师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门派之见,传授功夫给她。”发小李泉追忆说,赵时莺是“戏疯子”,“晚上偷偷练夜功,她的练功衣和练功裤是不脱的,为了演好林黛玉她还要控制饮食保持好身材。今天听大家唱越剧真的很美丽,唱越剧的人心态很年轻,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忘掉烦恼,永远年轻,就是要唱越剧!”她的话引起了现场阵阵共鸣的掌声,炎炎夏日追思会上暖意流动。王文娟拜师办专场,7旬南京弟子圆梦来到现场的既有赵时莺的家人、好友,也有越剧团的同事、徒弟和票友。既有南京市越剧团演员沈美娟、青年演员张丹丹,也有程晨、王玉华、竺昕等众多戏迷好友。来自苏浙晥三地多个城市的戏迷朋友在她的发起下,唱着越剧《红楼梦》的《焚稿》、《好紫娟》、《葬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孟丽君》的《他那里字字句句诉衷肠》,以及《春香传》、《追鱼》选段等,在婉转动听的戏曲声中,追忆王文娟老师为人为艺的点点滴滴。今年79岁高龄的王禹华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不仅保养得宜,现场一开嗓就令人惊艳。赵时莺告诉记者,她要拜我为师,我本来不愿意收徒,后来听说她年纪比我还大,被她的诚意所打动。王禹华也成为赵时莺唯一的南京弟子。王禹华爱好广泛,在学校当会计老师,却爱好文艺,不仅会唱锡剧、白局,还爱上了学越剧,吉他。“第一次准备排全本戏《紫玉钗》的时候,认识了赵老师。赵老师被我的诚意打动,收我为弟子,今年第五年了,我们相处就像朋友一样,我要演什么王派戏,就请教赵老师,她总是很诚恳地全心教我。而且不收任何费用,这在今天太难得了。”王禹华说,“一开始老师觉得我的嗓子很好,但我觉得自己不像王派,她鼓励我说,没关系,热爱王派就好。”王禹华“我从小就喜欢《红楼梦》,一直有一个演员梦,但父亲不允许,我就把这个梦埋在心里,一直到七十多岁才圆梦,所以对老师充满感激。王派艺术感染了我,赵老师对艺术的执着打动了我,排练的时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抠。”王禹华74岁举办了个人专场,她说,自己快80岁了,明年还要搞一次专场。赵时莺表示,这么多爱好越剧的演员和粉丝剧集到一起,恰恰证明了王派的魅力,经过大家的传承,越剧艺术才不断焕发新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