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周恩来去世后,将珍贵文物献给国家,

年5月12日,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周恩来,时年74岁,接受了每月一次的尿常规检查。这次例行检查似乎再平常不过,然而,其中的一次意外发现改变了周恩来的生命轨迹,也揭开了他家族历史中的一段感人故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周恩来的抗癌征程,以及他家族背后的爱国情怀。

周恩来的癌症诊断

年,保健医生张佐良在高倍显微镜下检查周恩来的尿液时,发现其中存在着4个红细胞。三天后的复查结果却显示红细胞数量上升到了8个,引起了医疗专家的高度重视。经过专家团的仔细诊疗,最终的诊断结果是“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这一噩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然而,周恩来并没有因此而放下手头的工作。

周恩来的抗癌斗志

周恩来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抗争着癌症,没有丝毫的放松。在他的抗癌征程中,膀胱癌多次复发,病情变得愈发严峻。他曾多次经历尿血的症状,有时血液甚至凝结成块堵住了尿管,导致排尿不畅,让他痛苦不堪。医生强烈建议他住院治疗,否则可能会因为过度疼痛而引发心脏病,甚至危及生命。

年6月1日,周恩来的病情终于到了不得不入院治疗的地步。他不得不告别了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花厅,住进了北京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周恩来依旧想着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他将自己珍藏的24件文物捐赠给了国家,其中包括六伯父周嵩尧赠送给他的珍宝。

周恩来的家族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周恩来的家族背景和六伯父周嵩尧的爱国情怀,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周嵩尧生于年,中过举人,曾经做过淮安的地方官,政绩斐然,受到百姓的爱戴和称赞。然而,由于看不惯民国官场的黑暗,周嵩尧选择辞官归隐于扬州。后来,他钟情于文物古玩,收购了许多古董,如汉代钱币、宋朝字画等。他的爱国情怀也在抗战期间得到彰显。

周恩来与六伯父的关系

周恩来与六伯父的关系也是一段感人故事。当中央新建了中央文史馆时,周恩来考虑到六伯父周嵩尧是举人出身,曾在民国初年当过官,经历丰富,很适合做文史馆的研究工作,于是安排他成为中央文史馆的首批馆员。这也是周恩来唯一以自己的名义安排的亲属。周恩来认为,这是因为六伯父在民国初年反对袁世凯称帝,没有跟随他,以及在担任李纯的秘书长时,为平息江浙两省军阀的混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六伯父的爱国情怀

六伯父周嵩尧在抗战期间表现出的爱国情怀令人钦佩。当时的日本侵略者考虑到周嵩尧的名望,上门邀请他出来担任维持会会长。然而,周嵩尧本着民族大义的原则,坚决不肯应允日本人的要求,为了避免再被日本人纠缠,他甚至避难于扬州乡下。在那个困难的时期,物价飞涨,一家人的生活异常困难。周嵩尧无奈之下,卖掉了自己收藏的一幅清朝字画,将画卖给了一位朋友,后来朋友又将画送还给了他,并赠送了一些钱财,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六伯父的遗赠和珍宝的归宿

中国成立之时,周嵩尧已经年过七旬,但依然思维敏捷,身体硬朗。这时中央新建了中央文史馆,正好需要熟悉历史文化的工作人员。周恩来认为,六伯父的举国利民之举非常值得肯定,因此将他安排为中央文史馆的馆员。然而,六伯父在美援朝时期也不忘国家大义,特地捐出了清朝初年王云画的山水图册,希望能用卖掉的钱购买飞机和大炮来支援志愿军。

周恩来对六伯父的关怀

周恩来对六伯父的关怀和尊重是一段动人的亲情。周恩来察觉到六伯父年纪大了,难免思乡。每当有越剧团、扬剧团或淮剧团进京演出时,周恩来都会嘱咐工作人员为六伯父购买两张票,让他能够感受家乡的文化。

年,周嵩尧八十大寿之际,周恩来亲自下厨做了家乡名菜红烧狮子头和梅干菜烧肉,与一大家子人在西花厅开心地共进晚餐。

文物的最终寄托

然而,周恩来在年1月8日病逝时,留下了一个重要的遗愿。他曾对妻子邓颖超说:“替我将这批文物全都交给国家,让故宫博物院全权处理。”然而,出于某种原因,这批文物一直没有被登记入库,而是被作为临时寄存处理。

年,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孙觉来到淮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在与纪念馆领导的会谈中,孙觉主动提出将这批文物的处理事宜交由周恩来纪念馆负责。在孙觉的联系下,周恩来纪念馆工作人员六次前往北京,最终将这批20类24件珍贵文物从故宫提了出来,并交付周恩来纪念馆保管。

思考与反思

今天,我们在享受着美好生活的时候,不应忘记伟大的革命先辈的贡献和家族的爱国情怀。周恩来和他的六伯父周嵩尧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坚韧、奉献和爱国精神应该一直激励着我们,鼓舞我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结语

周恩来的抗癌征程和家族的爱国情怀是中国历史上独特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提醒着我们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伟人的精神,并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积极的贡献。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铭记这些伟大的先辈,永远感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一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