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尹派赵腔说起,越剧男腔应该怎么发展新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全国越剧汇演于10月2日晚上在越剧《祥林嫂》中收官,这部戏是越剧男女合演的成功典范,也是上海越剧院和浙江越剧院这两家全国独一份的男女合演团又一次长三角跨区域合作,彰显着天下越剧是一家的“大越剧”格局。顺应着演出的热度,来自全国的戏剧专家昨天齐聚上海,在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之际,探讨越剧男女合演的未来之路如何走,其中越剧男腔的话题尤为引起多方讨论。图说:越剧《祥林嫂》官方图在几乎清一色女演员的越剧舞台,观众为什么会喜欢看男演员的戏?因为他们唱出了男性的真实,并且可以和越剧结合得很好。如今在戏迷中流传的唱段,很多都是男演员的唱腔,甚至男女对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里的女女对唱,如果硬要转成男女对唱是很难的,但一些新戏的唱腔,特别是在过门衔接上,都已经有了一整套来应对的方法。像男女对唱里面的同腔转调,有同调同腔,还有同调异腔,都可以解决,但今后怎么更好地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认为,从目前来说,已经形成了男女合演独特的声腔艺术。史济华、张国华等一批以唱腔见长的越剧男演员在观众中形成了独特影响力,赵志刚等人从他们以及越剧十姐妹身上学了不少唱腔。上世纪80年代,越剧院和赵志刚排了《双枪陆文龙》,专门成立了一个唱腔小组,针对赵志刚在继承尹派的基础上如何在声腔上发展,后来创作出一些新的唱腔,被观众称为“尹派赵腔”。图说:上越《家》官方图也有一些专家不赞同赵志刚的观点,认为声腔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上海剧协顾问马博敏提出,为什么那么多男演员都是唱尹派,是有道理的,尹派的腔是往下走的,比较适合男演员声带的条件。就今天来说,应该为男演员谱写一些让他们能在音区发挥优势的唱腔,而不是跟在后面去模仿。女子越剧以前G调和D调是主调,如今有了五个调,在调性上丰富了不少,这其实是受男女合演的影响。经常有人质疑男演员唱的是女子越剧的声腔,著名唱腔设计陈钧提出,是不是应该首先考虑,女子越剧这些老前辈唱的是不是男腔?他的观点是男腔。所以在男腔女腔的问题上,应该首先以塑造人物为先,不要被行当束缚,但行当仍然是基础,不能只钻研小生、老生的唱腔,而不顾及花脸等其他行当的唱腔。陈钧在作曲时,是根据演员的嗓音条件来谱曲的,最典型的是赵志刚的唱腔是在尹派的基础上朝上走,钱惠丽的唱腔是在徐派的基础上朝下走,并不会脱离已经形成的流派制约。图说:上越《双珠凤》官方图如果说张伟忠、史济华的唱腔风格比较粗犷、质朴,尹派赵腔反而更趋于女子越剧的婉约柔美。因为“刚刚”的受热捧,让现在很多年轻男演员是依据赵氏唱法去发扬的,多样化在男腔的发展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季国平表示:“一旦男女合演形成新传统的时候,就不会完全被女子越剧的传统所制约。新传统是,也必须从已有传统里面走出来,在声腔上继续突破,建立有别于女子越剧的审美品格。不然的话,男女合演的路会越走越窄。”(新民晚报记者赵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