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盘妻索妻未解之谜宠妻狂魔梁玉书为

看过越剧《盘妻索妻》的观众,相信没有一个不会感动于梁玉书对谢云霞的一片痴情。丞相梁如龙的独子梁玉书,对出生平凡的谢云霞一见钟情,百折千磨终于洞房成亲。却在婚后意外得知,原来云霞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而是御史千金。而正是自己的父亲、继母和妹妹,害得云霞父母双亡,兄长失散。难怪云霞虽然嫁了他,却对他没有好脸色。玉书向云霞表明心意,为了云霞,他愿意保守这所有的秘密,决不与作恶的家人同流合污。夫妻终于恩爱和好。哪料,玉书的父亲来信,催促玉书上京赶考。玉书高中状元金榜题名,却被父亲做主,命他休掉云霞,娶王爷的千金,好攀上皇亲国戚。玉书眼见官场黑暗混沌,父亲凶狠无情,旋即弃官回到家中,和云霞远走高飞。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越剧《盘妻索妻》:李敏饰谢云霞有些细心的观众曾经问过:梁玉书的父亲是害死云霞父母的奸臣,继母和妹妹是帮凶,不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吗?为什么单单一个梁玉书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三观清正,还是个为了爱情不惜抛却荣华富贵的宠妻狂魔,典型的歹竹出好笋,是不是有点不现实?的确,乍一看,玉书和梁家人的秉性还真是相差甚远。但如果结合戏文情境,玉书的歹竹出好笋,还是可以找到依据的。一、客观环境:近朱者赤,远墨者净。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相信不必赘述也能明白。好的家庭,能让每个子女一出生就有温馨的港湾,良好的教育,坚实的后盾。坏的家庭,轻则无休止地消耗子女的意气风发,陷入泥淖无法挣脱,比如老生常谈的《欢乐颂》樊胜美,《安家》房似锦;重则让子女跟着上梁不正下梁歪,走上不归的歧途。《盘妻索妻》的第三场《洞房》,玉书和云霞新婚之夜前夕,从玉书的继母和妹妹的对话中,交代了这位丞相公子的家庭情况。越剧《盘妻索妻》玉书的继母梁孙氏,把自己房中的珊瑚宝树拿去装饰玉书的婚房。玉娇对此很不高兴,认为母亲偏心,才把自己喜欢的珊瑚宝树给了哥哥。但梁孙氏告诉女儿:“他这个梁家独子我难得罪,做后娘落得个顺水把帆张。”显然,继母知道,玉书这个丞相独子地位到底尊贵,她这个填房后娘虽说是长辈,但保险一点,还是不要轻易惹到他,适当讨好一下,总归对自己和女儿有利些。想必平日里,娘俩和玉书也不是特别亲近,纯粹是见面客套一下,不见面时井水不犯河水。而玉书的父亲梁如龙在朝为官,与家人长期分居。古代通讯手段又远不及今天,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梁如龙不可能一一过问安排。否则,也不会儿子大婚,父亲都不来出席。因此,尽管玉书一家都不是好人,但是父亲管不着他,继母不敢管他,妹妹更奈何不了他。他们几乎都无法对玉书施加什么不良影响。都说近墨者黑,玉书这是远墨者净。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家人的情况如此,那么比家人稍远一些,但也同样亲密的朋友圈呢?毕竟,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大致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玉书的好友是他老师的儿子刘仁元,正是这个刘世兄,当初救下了为躲避追兵而跳江的谢云霞。刘家见云霞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就收了云霞为义女。从玉娇形容云霞这个“刘家女儿”嫁进梁家是“草鸡摇身变凤凰”,可以得知刘家的门第跟梁家比,肯定低微许多。但是门第的差距没有妨碍玉书和刘世兄成为好友。刘家二老收留落难的云霞做义女,视如亲生女儿,刘世兄也将她当做亲妹妹,可见一家人的善良温厚。能做丞相公子的恩师,这门风也是可想而知的。刘世兄虽然平日里大大咧咧,爱开玩笑,但关键时候十分有担当。起初玉书来提亲求娶云霞,他不遗余力来做媒。后来,云霞身世暴露,被梁孙氏和梁玉娇囚禁在家,趁机逃出后,也是刘世兄让她躲在刘家暂避风头,等玉书前来和云霞会合后,又助他们远走高飞。既能志同道合,又能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正是因为有了刘世兄,才促成了玉书和云霞的姻缘。有这样的朋友,也是玉书的幸运。越剧《盘妻索妻》:邢丽华饰刘仁元因此,从客观环境讲,玉书可谓是“近朱者赤,远墨者净”。家人虽不是善类,但由于不与他亲近,无法拉他同流合污,而且还有刘世兄这样的莫逆之交。这些都让玉书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戏中如此,现实生活中也这般。每个子女在家庭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最亲近的家庭成员;在朋友圈受影响最深的,是最亲密的朋友。有了好的环境,歹竹未必不能出好笋。反之,便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二、主观行动:久读圣贤,明德知礼。环境对于人格品性的影响是一方面,可这只是客观因素,更多的还要依靠一个人的主观行动。《盘妻索妻》第一场《惊艳》,玉书初登场第一句唱词:“久困书斋不知春,忽闻黄鹂来报信。离了芸窗郊外游,果然景色胜武陵。”可见春色正好之时,玉书也尚在埋头书本。第三场《洞房》的经典唱段《洞房悄悄静幽幽》,其中有句:“从此我四书五经无心看,三餐茶饭懒下喉。”形容玉书盼着和云霞早日成婚,云霞让他无心看书,茶饭不思。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第五场《露真》,玉书得知原来自己的父亲害死了云霞的父母,不禁气愤道:“恨煞我埋头家乡把书攻,老父作恶鼓内蒙。”看得出来,玉书的主要生活除了娘子,就是书本,真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以至于连自己父亲是奸臣都不知道,连云霞也一度骂他“骂你无知梁玉书,枉为熟读圣贤书。”再加上,他的好友刘仁元是他恩师的儿子,如果不是知书识礼的好学生,谁敢和老师的儿子套近乎?越剧《盘妻索妻》:李敏饰谢云霞玉书玉书,如果是个不爱读书的人,还真对不起这名字。萤窗雪案,手不释卷的玉书,在收到父亲书信命他进京赶考的时候,本来是不想去的。可是,不想考还考了个状元的,也就玉书了。玉书和自己的家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向来只有客套,不太亲近。而他自己也没有一些公子哥花天酒地的不良习气,也不像贾宝玉那样,成日里跟姐姐妹妹们诗画琴棋诗酒花,肆意挥霍青春。世人都知晓读书修身养性、见多识广,读书改变命运、人生逆袭的道理,应该也无需再赘述,古今中外的事例一向繁多。不说别的,单说第四折《盘妻》,玉书关心云霞,为何婚后三月以来,一直闷闷不乐,对自己不理不睬。云霞当然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世,便不愿直言,玉书就开始细细盘问: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一问是否梁家的衣食水土让娘子不适应——日常生活起居是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第一问。二问是否丫环服侍不够周到妥帖——各房的丫环都与主子朝夕相处,所以第二问。三问是否继母对她这个儿媳刻薄欺压——婆婆是长辈,日常相处时间虽不多,但最需谨慎,所以第三问。四问是否妹妹玉娇顶撞嫂子——如果同是主子又是平辈的妹妹相处都有问题,那的确严重,所以第四问。五问是否因为自己没考功名,导致云霞无法受封诰命——古代女子多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家为世界。可是云霞自称在梁家生活一切都好,那么唯一的遗憾肯定是夫君不才,所以第五问。六问是否娘子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对这桩婚事不愉快——不是梁家的问题,也不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其他问题,反正肯定有问题,所以第六问。当然,结果是云霞把玉书问的通通否定,最后还因触动父母双亡的心事,拂袖而去。越剧《盘妻索妻》然而,玉书也没有气馁,反而自己提出了第七问:娘子这会儿生气一定另有隐情,到底是什么?且让我去好好探听。可谓是层层递进,条理清晰,又委实体贴周全。若换个胸无点墨、一丁点儿不通情达理的,只怕早就没那么多周到,也没那么多耐心了。正是玉书久读圣贤,博览群书,才塑造了其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谦谦君子秉性。也正是后天的知书识礼,让玉书能明辨是非,抵消了玉书先天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三、傻人傻福:无心世故,无所顾忌。有时候想想,玉书虽然读书够多,却也有“憨傻”的一面。观音生辰日,外出游春时,书童提议去寺庙逛一圈。玉书却认为庙里烧香的女子众多,男女有别,自己不便前往妨碍她们,放弃了撩妹的好时机。捡到云霞遗落的玉佩,玉书怕失主着急,宁愿放弃游春赏景的好时光,原地等候失主。也不管失主是什么人,会不会找到这里。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云霞顾忌玉书是仇人之子,故意提出婚后要先为已故父母守孝三年,因而三年不能夫妻同房。玉书居然喜滋滋地答应了,还认为娘子有孝心。自己父亲是害死云霞父母的大奸臣,母亲和妹妹也是帮凶,玉书竟会全然不知,还是通过云霞那里偷听得来。父亲逼迫玉书休了云霞娶郡主。玉书不愿舍弃云霞,就毅然脱下状元红袍,也舍弃了尊贵的郡马爷头衔,和云霞远走天涯。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是玉书不懂世故吗?当然不可能。他不是真傻,不是不懂世故,只是不屑世故。在第六场《弃官》,梁如龙逼迫玉书休妻再娶,玉书当即拒婚:梁玉书:“天道公理不能欺。”梁如龙:“通权达变事平常。”梁玉书:“人各有志难勉强,我决不弃家中旧糟糠。”梁如龙:“刘家门户不相配。”梁玉书:“夫妻恩爱又何妨。”梁如龙:“你不从父命大不孝。”梁玉书:“这不孝的罪名儿愿担当。”因为不屑世故,所以他丝毫不知亲生父亲是奸臣,也从不留意官场是非。因为不屑世故,所以他宁愿得罪父亲、得罪王爷,也要反抗官场联姻。因为不屑世故,所以他反而无所顾忌,娘子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哪怕是我的家人也不留情。朝廷和相府容不下娘子,那我也要和你们这些坏人划清界限。“做官要我休前妻,我情愿一世穿白衣。”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凡事都要深思熟虑、分析利害、再三掂量的“聪明人”,那么,很难保证他能把娘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知道有很多东西和娘子同等重要,甚至比娘子更重要。这样的傻,是坚持着人性最初的美好,没有被掺入杂念的美好,永葆初心的美好。就连爱情,他也不需要掺杂什么。只要是彼此认定的那个人,那么,一生,两人,三餐,四季,就是十全十美了。所以,云霞其实很幸运,她在玉书最好的时间遇见了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心地善良,为爱忠贞,还没有变“聪明”。纵然他是仇人之子,也终究靠着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真情挚爱,融化了云霞的心。越剧《盘妻索妻》:李敏饰谢云霞玉书也是幸运的,云霞的出现,让他见识了官场的黑暗,世道的险恶,更认识了不夹杂任何世故的良缘有多可贵。这也算是傻人有傻福,认定了两情相悦的感情,就铆足了劲儿争取。凡是阻碍的,也不去优柔寡断,直接努力斗争,决不屈服。这样不管世故,也注定了他不会同流合污,随俗沉浮。这不是歹竹积德生了好笋,是好笋运气不好长在歹竹上。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宠妻狂魔梁玉书能够歹竹出好笋,不按常理出牌,只因他既好读书明理,又恰好避开了和恶毒的父亲母妹同心同谋的歧路,还偏偏生了一副懂得世故、却不屈从世故的秉性。都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倘若玉书自小与父亲朝夕相处,倘若继母不怕事儿大、经常给他洗脑,倘若玉书再结交些狐朋狗友,终日不务正业、荒唐无道,只怕整个《盘妻索妻》的故事都无法发生。如此看来,家庭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任重而道远的话题。再好的家庭,如果疏忽了正直家风的塑造,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别说是歹竹出不了好笋,即使是凤凰窝里,也要小心飞出乌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