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手背都是肉”是越剧《碧玉簪》中的经典唱段,用来比喻两件事同样重要,难以割舍。
此外,这句话也常被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所说,意为父母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不分亲疏。
可我觉得,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手心手背的待遇可完全不一样。
比如身处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孩,和男孩相比,她们就是暴露在外界的手背,接受着风吹日晒。
冯娣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父母给她取名为娣,希望她能够给家里带来一个弟弟。
在冯娣三岁那年,父母生了个弟弟,取名为冯耀祖。
从小到大,冯娣在父母的眼中就宛如透明人一样,得不到他们丝毫的关心和疼爱。
唯一的存在感,也就是父母指使她干活的时候。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冯娣心里不好受,她一度非常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希望父母的眼中可以出现自己的身影。
为此她加倍的对父母好,对弟弟好,也把父母纵容得无法无天,把她当作一个彻头彻尾的取款机。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冯娣几乎只给自己留一点生活费,其他的全部都寄回家贴补家用。可是就算是这样母亲依旧不满足,常常责备她没有本事,不能赚钱。
后来冯娣也谈过几个对象,但是家里条件都很一般,父母坚决不同意。
母亲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了冯娣好,那个时候冯娣也没有看清父母的真面目,还以为父母真的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主动都和这几个对象断了关系。
其实父母只是嫌弃他们没钱,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罢了。
三年前冯娣结婚了,丈夫王凯家里条件不错,对她也很好,而她也在婆家那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
不过结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冯娣的肚子都没有什么动静,着急的她到处寻医问药。
医生告诉她,她的身体底子太差,只能好好调养一段时间。
“别着急,孩子这种事情都是急不来的,慢慢来就是了。”婆婆也安慰她,常常给她送来很多补品。
终于在结婚的第三年,冯娣被查出怀孕了,一家人都非常开心。
为了更好的照顾冯娣,婆婆特地搬了过来,每天都给她做各种好吃的。
而得知女儿怀孕之后,母亲也十分地高兴。但是她的喜悦并非来自于新生命的到来,而是来自于利益。
“你怎么这么傻啊,你肚子都有他们老王家的孩子了,干嘛不借此机会多问他们要一点钱。你手里有钱了,也能帮衬帮衬你弟弟,你弟弟准备在城里买房子了。”
听到母亲的话,冯娣很失望,原来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竟然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冯娣刻意和母亲冷了关系,她开始思考,在母亲的心里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上个星期是冯娣的生日,加上怀孕的喜讯,于是全家人准备好好庆祝一番,丈夫还特地把岳父母和弟弟一家人都接了过来。
母亲到了之后也非常的热情,一进门就转身进了厨房忙活,一上午的时间里做了不少好菜。
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冯娣的心里也有了一丝愧疚,还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可是在等待吃饭的时候,冯娣无事可做就逗着自己的小侄子玩。
“你是喜欢弟弟还是喜欢妹妹啊?”冯娣原本只是开玩笑问问,可是侄子的回答却让她大吃一惊。
“姑姑,你为什么要生孩子呢?爷爷奶奶说如果你不生孩子的话,以后你的钱都是我的了。”
听到孩子随口说出的话,冯娣当场愣在了原地,她知道侄子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父母却是清楚的。
原来在自己为了孩子日夜难眠的时候,父母想得不是让自己有一个孩子,而是期待自己没有孩子,这样所有的家产以后都是侄子的了。
“那我呢?我究竟算什么呢?我的幸福生活,我的喜怒哀乐,在父母的眼里竟然一文不值吗?”冯娣内心这么想着,眼泪却不自觉地从眼眶中流下来。
“娣娣,快来吃饭了!”外面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可是冯娣却觉得无比的刺耳。
她定了定神,擦干了眼泪,仿佛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随后走了出去。
“爸妈,你们带着弟弟赶紧离开我家,以后都不要再来。”
“你在说什么呢?孩子?”母亲有些不解,她这次来还准备趁着女儿高兴,问她多要点钱呢。
“你们跟侄子说的话,我都知道了。说什么我没有孩子,以后的家产都是他的了。我到底是不是你们的女儿,你们怎么能够对我这么狠心呢?”
冯娣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丈夫一家人的表情显然十分不好看。
“不是,你听妈解释。”
“我不想听你解释!你快点给我离开!”冯娣的情绪显然有些激动,娘家人在婆家人的压力下不得不先行离开。
经过这件事后,冯娣痛哭了一场,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在父母的心目中真的比不上弟弟的一根手指头。
而她很庆幸,在离开了一个家庭之后,丈夫一家人却能够完全的接纳自己,包容自己。
冯娣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她绝不可能再给娘家一分钱。
其实对于女孩子来说,娘家一般都是她们坚实的后盾,可是如果娘家成为趴在她身上吸血的虫子,这样的家庭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