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送影爱心电影院上岛了

北京什么医院荨麻疹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09-:54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远笛

9月2日晚,应松门义工队邀请,由城南义工队和温岭日报小虎队联合开展的“爱心电影院”第站,来到了石塘镇隔海村,为岛上的老人们放映本土方言录像《洞房经·念傧相》、《碧玉簪·送凤冠》选段和越剧电影《五女拜寿》。

迎着夏天清凉的晚风,呼吸着海边混杂着些许鱼腥味的空气,聆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美妙声音……在隔海村,义工们收获了难得的放映体验。“这次放映,真的非常特别,和我们以往在大山里的放映感受很不一样!”义工老潘说。

放映也要不断学习

就在前一晚,也就是9月1日晚上,应城南镇照谷村村两委邀请,“爱心电影院”第站走进了照谷村岙外自然村,为留守在大山里的20多位老人放映本土方言《洞房经》《唱道情》和正场越剧电影《五女拜寿》。“放映过程中,我发现电影幕布上的画面略有倾斜。”阿华告诉记者,虽然电影可以正常放映,但他还是怀疑放映机出现了问题,因此决定先去数码城检修一下放映机,以免耽误晚上的放映。

“前两天还好好的,为什么现在放出来的影像就倾斜了呢?”到了店里后,阿华将疑惑告诉了老板。随后,老板对机器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告诉他放映机没有问题。老板告诉阿华,因为义工们不大会调试机器,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放映机的自动模式,一旦幕布悬挂得不端正,自动模式就会产生一定偏差,因此会导致影像出现倾斜。

“老板这么一说,我就懂了。”阿华说,放映电影已有一年多了,但这期间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从不会使用放映机、不知道怎么下载影片,到如今熟练地架设各种放映设备,义工们都在不断成长、不断学习。“每次遇到问题,我们都要及时寻找解决方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知道怎么解决了。”

第一次坐船去放电影

好在经过检查,放映机没有出现故障,下午的隔海村送影之行也就如期出发了。从温岭市区出发,往松门方向行驶,经洞下沙滩,到达高升码头。“从这里上轮渡,几分钟就能到隔海村了。”松门义工队队长何荣富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到隔海村去,看望留守在村子里的孤寡老人,为老人们理发、量血压,与岛上的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是第一次坐船送影,义工们都显得非常兴奋。“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感觉很独特,海边的风很凉爽。”阿华说,这是他第一次来隔海村,从前一直想着有机会来这里走一走,这次把“爱心电影院”带上了岛,更是意义非凡。

“第一次去隔海村放电影,我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老人们喜欢看什么曲目。”一路上,阿华和何荣富商量起了晚上的放映曲目。“老人们都喜欢热热闹闹的,所以这次我们就选了结局比较圆满的《洞房经》和《五女拜寿》,让老人们乐和乐和。”

说起送影上岛,这还得归功于松门义工队的义工们。“上次,我和义工们来给老人们提供义务服务的时候,就有老人跟我们说,想要看电影,这不我就赶紧和城南义工队联系了。”何荣富说,为了圆老人们的电影梦,做再多都值了。

通讯员张金华摄。

迟迟不愿离开的老人们

“老人们住得这么分散,村里也没有公告喇叭,会有人来看吗?”刚一上岛,阿华就担忧了起来。这时候,何荣富想出了一个妙招:“我们把音响拎到空旷点的地方,放一会儿歌曲,老人们听到音乐声,就知道我们来了。”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儿,老人们便三三两两结伴而来。

“我们这儿很多年没有放过电影啦!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看到电影,真好!”郭玉凤老人今年88岁了,从小就喜欢看戏,一听说村里要放电影了,早早地就来等着了。“这电影真好看。”“你们还来吗?”听着老人们真切的话语,义工们的心里仿佛吃了蜜一样甜。放映过程中,不少老人兴之所至,还会跟着唱上几句。

隔海村的妇女主任陈春芳说,每年的三月廿三、五月廿一都是村里的庙会,届时村里会请戏班子来岛上做戏,“很多老人腿脚不便,加上路不好走,来的人都不太多。但今天晚上,很多从不来看戏的老人们都来了。”前一天从何荣富那儿得知“爱心电影院”要来岛上的时候,陈春芬就给村里的老人们打了电话,再通过老人们口口相传。

放映结束后,十几位老人久久不愿离开,他们或帮义工们收拾设备,或讨论剧情,还有的将义工们团团围住,询问下次来岛上的时间。“今天就结束了?再放一场吧!”兴致高昂的老人们,还向义工们提出加映一个剧目。但考虑到天色已晚,义工们只得向老人们承诺,有时间再来一次隔海村,让老人们看个痛快。

截至目前,“爱心电影院”已奉献时长.5小时,观影人数达人,参与义工人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