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林妹妹”走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今离世
送别王文娟!“林妹妹”回到了天上,但我们会一直记得
至情至性用情至深
“做戏复杂点,做人简单点”是王文娟的人生格言。舞台上的“林妹妹”至情至性,舞台下的“林妹妹”亦是用情至深。在王文娟的家里,触手可及的地方摆放着很多张她和孙道临的合影,其中她最喜欢的是一张“结婚照”,既没有婚纱礼服,也没有拍摄在某个仪式,那是一张他们成婚多年后的合影,却让人透过温暖和坚定的眼神感受到那份情比金坚。
图说:王文娟最喜欢的“结婚照”
和王文娟有着近30年“母子情缘”的曹可凡说:“旁人只道他们伉俪情深,只晓得他们当初的结合是剧作家、演员黄宗江的撮合,又得到了周总理的帮助和祝福,却不了解其实他们也曾一度迫于压力差点分手。”那时候因所谓的“历史问题”,孙道临和王文娟的结合阻力重重,为不连累“正被重点培养”的王文娟,他们在某晚决定“分手”,那一夜孙道临送王文娟回家,两人住得不远,送来送去也就一条武康路,竟恋恋不舍地走了一夜。后幸得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关怀,才终成眷属。
图说:王文娟与孙道临
同样和王文娟母子相称,叫了她数十年“姆嬷”的赵志刚,听闻最亲的亲人突然离去,也是悲痛不已。回忆和王文娟的母子情最早要追溯至孙道临为王文娟拍摄舞台艺术片时,赵志刚说,当时片中有一段《玉蜻蜓》的“庵堂认母”,最后一幕“母子相认”要相拥在一起,当时拍摄已至凌晨三点,王文娟却忍不住两度笑场,这让孙道临都不免有些生气,问她笑什么,她说:“我只抱过女儿,从来没抱过儿子,今天抱到了,实在开心。”
唯爱可抵岁月漫长
都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句话用在王文娟身上就是真实写照。其实早在去年冬至前,王文娟就曾因昏迷入院抢救,半年多来几次危在旦夕,但她顽强的生命力让她屡屡化险为夷。
嫡传弟子单仰萍听闻噩耗泣不成声:“老师那么多次病危,总觉得她那么坚强,肯定能挺过去,心里实在是害怕,至今没办法面对她的离开。”单仰萍和王志萍是跟随王文娟最久的两大弟子,“我们真的算是学生里最幸运的,我们跟随老师时间最长,由她领进门,手把手教导,始终沐浴在老师的艺术之光中。”
图说:王文娟和弟子们在一起
事实上,就在去年,王文娟还在为庆祝建党百年创作,为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谱曲,并交给我们学生们演唱。单仰萍说:“老师的这次创作构思了几年,去年才完成。她只要清醒着,就始终在琢磨艺术。”据悉,这部作品刚刚获得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庆祝建党周年演出节目一等奖。
王派传人李旭丹也回忆,王文娟平日挂在嘴边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年轻10岁……”,“她总说,如果年轻10岁,要写戏编曲再创造什么什么角色,她在艺术上的雄心始终都在。这也一直激励着我们。直到90多岁高龄,她还心心念念要再打磨唱腔,哪怕是‘葬花’那样的经典,老师也会反复琢磨,力臻完美。”
图说:王文娟指导李旭丹
今晚,王志萍、李旭丹将共同登台献演师生版《西园记》,回想学戏过程中王文娟的点滴教诲,李旭丹哽咽道:“现在脑海里回荡的都是老师的声音,她告诉我演戏要全身心投入人物。年轻时表演容易‘过’,比如甩水袖,为求美,幅度过大,台上好看却不太符合人物。剧中王玉真是大家闺秀,举手投足或是一个眼神、一次转身,都要保留闺门旦的气质。”(新民晚报记者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