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薛莹通讯员郭楠
“救救孩子”,这是前段时间流行的一个网络词。
最早是来自《偶像练习生》,粉丝拉票时,用了“救救孩子”。这个词,就在饭圈里流行起来。
救救孩子最早的出处,是年。
年5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了。
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体白话短篇小说,也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了笔名——鲁迅。
鲁迅通过“狂人”的双眼,把人吃人那血淋淋的一面,暴露在大众面前。那个“魔鬼”时代,就连小孩子,都在不知不觉间,适应了“吃人者”的角色。
于是,在篇尾,鲁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
这句年前的呼吁,在年后,成为了饭圈的流行词。
更没想到的是,还被俄罗斯的舞蹈家,用随性的表达方式,演绎了出来。
话剧版《狂人日记》,有很多个版本。今天说个新奇特的——俄罗斯舞台剧版《狂人日记》
杭州当代戏剧节开幕大戏《狂人日记》
时间
9月14日-16日
地点
杭州蜂巢剧场
票价
元
这个版本很神奇,但是值得一看。
话剧有两个核心人物——导演热尼亚·阿尼斯莫夫,舞蹈家弗拉基米尔·瓦尔纳夫。对普罗大众来说,这两个念啊念不顺的人名,真是太陌生了。
但是,他们在俄罗斯还是很有名的。尤其是舞蹈家弗拉基米尔,是俄罗斯舞台艺术最高奖项“金面具”奖得主。
金面具奖是最高奖项,相当于俄罗斯戏剧届的奥斯卡了。
咖位,一目了然。
这版舞台剧《狂人日记》,在农历新年前,在俄罗斯剧院演过,口碑炸了。
评价很高,为“俄罗斯最先锋的当代舞蹈戏剧作品及前卫表演形式的引领者”。
这次来杭州,是作为当代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孟京辉的品味,值得品一品。
有人要问了,我们都无法在阅读理解里完全弄懂鲁迅,俄罗斯人,懂吗?
我觉得倒是不重要,阅读理解从来没有正确答案。俄罗斯人演绎出了他们理解的《狂人日记》。
他们的改编,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对生活及对人的恐惧,角色看似疯狂,其实是源于被周围人围困、吞噬的恐惧。
所有的演员,没有固定的舞蹈动作,而是运用了芭蕾的技术和即兴的创作方式。
这样看似杂乱无章的表演,为了符合鲁迅所描述的“恐惧、压抑、猜忌、怀疑”。
用芭蕾的技术动作,借助塑料材料实现“镜像”,来反映正常有序的社会投影,也反映自我吞噬的过程。
看剧照就知道,很先锋。
这部来自俄罗斯的“中国”戏剧,今晚,就要在杭州上演了。
演出/展讯/活动/电影
结石姐的高音,一定要在现场感受。
中国越剧艺术节又要开始咯~
票票快卖光了,没下手的抓紧,只有两天。
用舞蹈重新演绎鲁迅经典作品,现场超震撼。
开心麻花的剧,不会难看。
一直很喜欢小姐姐的嗓音,日常期待新专。
日文版很不错,中文版接地气,但这部剧很考验演技。
三个糙老爷们儿攒成的摇滚乐队,歌词总是透着一股天马行空。
故事节奏有点乱,推理迷就放弃吧。
黄俊达是香港著名戏剧人,品质有保障。
法国凡尔赛宫宫廷音乐家、作曲家、首席管风琴演奏家。
一部讲校园暴力的话剧,还拿过最佳戏剧奖。
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民族风情,服装、乐器、歌曲、舞蹈都极具特色。
放眼望去,全是大咖
阮和吉他的组合,练习听力的机会到了。
哥哥叫喂马,弟弟叫天一。不知道该羡慕谁的名字。
膨!膨!膨!拳拳到肉那种拳击比赛,看着都疼。
指弹大师,现场超酷炫。
没有沈腾。
演出/展讯/活动/电影
快收官了,不要错过。
之前在北京三里屯做过这个活动,网红故宫产品都在了,看了就想剁手。
演出/展讯/活动/电影
票,是真的买不到了。
第二站,一起动起来鸭!
这两个人还是有吸引力的。高晓松的迷妹很多。
演出/展讯/活动/电影
堺雅人的电影,当然是要看的。
小栗旬呀呀呀呀呀!
粗中有细的影片,结尾有点突然。
嗯,光看剧照,熟悉的港片风味,扑面而来。
作为第一部作品来说还算不错,结尾有个小彩蛋。
这演员配置嘛,emmmmm,有种音乐电影的感jio。可以去看看大银幕上的吴谨言。
涛姐就是涛姐,机车大佬造型也hold住。
夏东海,你终于梦想成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