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赋能融合发展,绍兴重塑城市文化体系

本文转自;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绍兴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印记。

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塑城市文化体系”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绍兴文创大走廊建设为主要载体,明确了“一廊三带”发展规划布局,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

9月30日上午,绍兴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绍兴饭店举行。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市人大主任谭志桂、市政协主席魏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如兴、市人大副主任丁晓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顾涛、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王芬祥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绍兴致力于引进和实施优秀的文创项目,深挖文化资源,构筑绍兴文化新高地。自去年7月22日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以来,全市已签约文化产业项目78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亿元。9月29日,绍兴又与华强方特集团进行签约合作,计划在越城、柯桥合作建设3个文旅项目。在今天会议现场,又有9个文创项目集中签约,同时,现场还发布了年全市文化人才需求岗位。

作为绍兴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的系列活动,“创·越潮绍兴文创展”也于9月30日当天在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开展。6个区、县(市)展馆文创展览区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主题各异、形式丰富的文创产品。

文创大走廊,以文聚力

绍兴文创大走廊以萧甬铁路、古运河、新运河、鉴湖为脉络,经过中国轻纺城、东浦、兰亭、E游小镇等绍兴市区重要的文化节点。向西对接萧山、大江东和杭州中心城区,融杭借势发展;向东对接余姚慈溪和宁波城区,接甬错位发展,可以说这条“大走廊”是绍兴融杭联甬的重要通道。

年,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明确了作为走廊核心的柯桥、越城、上虞三大板块的发展定位。在这三大板块中,绍兴以纺织、黄酒、书法、水乡、青瓷这五大国字号文化资源作为产业种子,挖掘延伸产业内涵,构建时尚智造链、养生休闲链、国学文化链、水乡民俗链、特色工艺链五大文创产业链群,共同构筑一条复合生长的文创大走廊。

绍兴正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储备和招引,集中一批成熟度高、成长性好、先导性和牵引性强的优势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优先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98个重点项目破浪前行,1-7月实现投资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2.5%。

社会资本竞相涌入,产业活力竞相迸发,挖掘内涵、拓展外延,让绍兴的文化更显厚度,也为绍兴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自去年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以来,绍兴已扶持文化企业余家,扶持金额达到余万元,有效地发挥了政策资金“撬动”作用。

做深融合文章,以文赋能

今年,绍兴加快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融合,突出“特色”文化符号,实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做好传统文化产业转化。促进文化要素与黄酒、纺织、珍珠、茶叶、领带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其向时尚产业转型,实现从“制造优势”向“设计优势”提升。

伴随时尚智造、养生休闲、国学文化、水乡民俗、特色工艺等文化产业链群加快发展,绍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创意、时尚化、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在项目方面,绍兴计划在-年实施重点文旅项目个左右,总投资近千亿元,使文旅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在越城区解放路和畅堂路交叉口西南侧,一个名为“风越里”的古城特色街区项目已经动工。此处不仅有朱庚故居,还紧邻秋瑾故居,靠近鲁迅故里,通过拆整结合的方式,将引进品牌民宿、创意酒店、酒吧餐饮等服务业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区,将项目打造成绍兴古城一个特色街区。

独有绍兴黄藤酒,点滴滋味千年长。近日,厦门红点设计博物馆与绍兴黄酒集团共同发起的“中国绍兴黄酒设计共创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将对黄酒集团旗下五大品牌进行定位包装设计,开展以拓宽饮用场景为目的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以重塑品牌形象、创新传播形式为导向的品牌传播等三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柯桥区依托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和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优势,以新型纺织面料、花型设计、服装版式等设计内容为主体,通过将文化创意元素融入纺织原料、面料和服装进行技术、外观和品牌营销的创意设计,不断加强纺织设计和品牌创建,提升了纺织产品品牌知名度、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诸暨“珍珠创意工坊”是对标工业4.0模式的全新力作。这里设有生产工艺展示与手工体验区、情景展示与自主休闲体验区,通过现代声光科幻技术,以图片展示、实物陈列、场景浓缩模拟等形式,集中展示珍珠养殖、生产、加工的工艺流程,将珍珠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注重社会效益,以文兴城

绍兴做深“文化+节会”文章,通过“兰亭书法节”弘扬书法文化、“公祭大禹陵”提升祭祀规模、“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保护开发阳明遗迹遗存等活动,展示绍兴鲜明的人文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转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文化品牌”向“城市品牌”升级。

一方面,绍兴与杭州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谋划上海文博会、杭州西博会绍兴分会,开展越剧等戏曲展演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绍兴正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利用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设计,注重植入产业因子、市场元素,留住长三角现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记忆。

“请进来,走出去”已经成为绍兴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常态。9月25日,“中韩文学对话会”以线上“云对话”的形式进行。而“中韩文学对话会”是“鲁迅与大师对话”的延伸,此前已成功举办了“中法文学对话会”“中印文学对话会”等中外文学对话会,这缩短了绍兴与全世界的距离,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学的跨国传播。

9月25日,由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绍兴市加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出品、拍摄的越剧电影《李慧娘》首映。同时,《狸猫换太子》《情探》《李慧娘》等三部越剧电影还将走入文化礼堂。“非遗兴乡大巡游”每年走进县市区,为村民带去最具绍兴文化特色的表演和美食。文化艺术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