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这两个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的第二集。在这集中,两个版本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1:薛蟠强抢被拐女英莲并且打死人。2:葫芦僧乱判葫芦案。3:薛宝钗初进贾府。但是,在看完这两个版本之后,我觉得越剧《红楼梦》中的薛蟠,更符合原著中作者所描绘的形象: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在越剧《红楼梦》中,薛蟠的外表又矮又胖,而冯渊一表人才。英莲,本是一个苦命的人:五岁左右被拐子拐走,与爹娘失散多年。长到十一二岁,又被拐子贩卖。幸运的是:最初想买她的那个公子,叫冯渊,他希望风风光光娶她进门,于是约定三天后来迎娶她。听到冯渊要吹啰打鼓迎娶她,英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是因为冯渊没有及时把英莲带走,于是拐子再次把她卖给了金陵一霸薛蟠。好事多磨!好心的冯渊,不仅没有把苦命的英莲救出火坑,还白白地丢掉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认为:越剧《红楼梦》中,人物角色之间的反差,不仅让英莲心有所属,同时,也能激起观众对英莲和冯渊的同情——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这样一对才子佳人被一个外表又矮又胖的薛蟠生生拆散,更能激起观众对薛蟠的憎恨。而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薛蟠,长得一表人才,就算英莲落入他手,也不会激起观众对他的痛恨。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