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亿播放,罗刹海市触动了国人哪根神经

白癜风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488.html

不要再说罗刹海市影射谁了,就算影射你也没有办法,回炉重新读书去吧,刀郎给你做榜样了,20年之后再说!

要是仅仅为了影射几个人,那太小看刀郎了,更是小看蒲松龄了,当然你非要拿去解读公司的职场都可以,因为任何黑白颠倒、以丑为美的事情都在讽刺之列。

罗刹海市成了一场全民狂欢了,琵琶、古琴、二胡、唢呐、扬琴、笛子等纷纷现身,京剧、豫剧、昆曲、越剧等也不甘落后,也许只有根植于劳动人民的东西才真正激发大众的喜爱,这不是流行的那啥是流行的?

有网友担心被封杀,想太多了,谁敢站出来说自己是马户,谁敢站出来说自己是又鸟?都没人敢站出来,那这个歌有什么问题?

因为罗刹海市本来写得就是不能说的问题,当然没人解读估计你还读不懂,一旦有人给你解读,你也可以任意解读,这不是艺术啥是艺术?

本来西去里是中国,结果再向东里那就更是虚无缥缈了,其实除了最后一段,前面基本上还是聊斋里的罗刹海市的故事,只是最后提到了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凡是可以言说之物,都能够说清楚;对于不可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说刀郎影射别人不一定,但是马骥肯定是说的自己,这个可以说。本来蒲松龄写得就是黑白颠倒的世界,而维特根斯坦则认为那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刀郎认为自己能说,那就仿照罗刹海市讲自己的故事。《罗刹海市》最后是异史氏说:画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

当然像未曾开言先转腚,你理解成导师转身也可以,理解成一头肥猪也可以。说实话,像蒲松龄的聊斋,其白描已经登峰造极,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难把握。

其实莫言一直在沿着蒲松龄的白描路线在走。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讲的故事跟聊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高密东北乡离淄川也不过百八十里路,而且一马平川,交通很便利。莫言自己也曾说:蒲松龄对我的影响很大,从精神上、文化上来讲,是承接了他的文化脉络。

而刀郎的音乐之路,也是扎根在民间的音乐中,估计他早就读过《罗刹海市》,只是经过多年的磨砺之后,才能把握住聊斋的内核,当然也许是自然而然的共鸣。

当然也带给大众很多共鸣,不管你是喜欢马户他不知道是头驴,又鸟不知道他是只鸡,还是未曾开言先转腚,还是不管你怎么洗,那也是个脏东西。

刀郎的意思也很简单,其实不管你想说什么,拿出作品来说话,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技术,这才是根本。

这个专辑本来就是以民间曲调为基准,结合了聊斋志异的故事,像罗刹海市用的就是靠山调,本是天津时调曲调,后来变成了二人转曲牌,这些都是源于民间的时调小曲,也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自然很容易上头。

罗刹国是黑白颠倒以丑为美,而海市虽然让你飞黄腾达,但也只是在梦里,后面又引入了特维根斯坦,说这是人类根本的问题,这个就直接拉高了作品的意境了。

刀郎是说: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马户就是驴,又鸟就是鸡,你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