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挂帅,为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剧本描写北宋时,西夏犯境。辞朝隐居的佘太君闻讯,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去汴京探听。杨文广在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王伦,夺得帅印归来。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再为它效力。佘太君劝她以抵御西夏侵扰为重,穆桂英乃挂帅出征。豫剧《穆桂英挂帅》是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该剧自上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风靡全国,久演不衰,不仅被搬上银幕,更是先后被京剧、评剧、越剧、河北梆子、川剧、秦腔、上党落子等剧种移植。在豫剧传统剧目中,具有如此深远影响和广泛普及程度的尚不多见。《穆桂英挂帅》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盛演不衰,越唱越火。毫无疑问,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剧中人物、朴实无华酣畅淋漓的大段唱腔以及演员独特的表演和演唱风格成就了这出豫剧名剧,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其枝繁叶茂的原因。《穆桂英挂帅》的主题是战争与女人,表现手段是通过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揭示宋朝上层社会忠与奸之间的斗争,通过穆桂英的心理斗争,塑造一位刚柔并济、深明大义、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展现和弘扬慷慨激昂的爱国精神。该剧弘扬的是爱国主义,彰显的是家国情怀,刻画的是报国英雄,批评的是只顾小家不顾国家的观念。那一年,杨家将屡次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朝的大好河山,天下太平二十余载。怎奈昏君无道,听信奸佞谗言,佘太君携子孙辞官河东,这一去就是二十余年。《穆桂英挂帅》讲述了穆桂英在归隐之后,于国家危难之际,以53岁高龄再次跨马提刀、上阵杀敌、挂帅出征的故事。“虽然是个古代故事,但穆桂英这种家国情怀、爱国情怀也能感染我们当代的观众,所以我们这一代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就要有这种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三百六十多个地方剧种,已发掘出数万个传统剧目,加上这些年来的新创剧目,为各剧种之间的相互移植提供了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矿产资源。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因地制宜、因剧制宜的问题。正如梅兰芳大师所说,“各剧种的风格不一样,移植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自已的本来面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