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越剧最本真的模样,新昌调腔这方中国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www.yushiels.com/npxjk/npxhy/1286.html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调腔,又称掉腔。年袁雪芬提出:“调腔的名字一般都很陌生,不一定打得出去。于是改名‘新昌高腔’。”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中秋前夜及当晚,浙江省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原新昌县调腔剧团)将在长江剧场(红匣子)为申城观众献演“调腔元杂南戏”专场、新昌调腔目连戏专场,让申城观众领略这一古老声腔的魅力。图说:调腔《汉宫秋·饯别》元味摄(下同)“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然而,总有一些声腔、剧种因受到市场潮流的冲击而仅存下最后一支劲旅,继续在戏曲大环境中摸爬滚打,誓要留住这异常珍贵的春色。这些剧团常常被我们称作“天下第一团”。而即将来沪的这个新昌县调腔剧团就是中国为数不多获得“官方认证”的“天下第一团”。掌门人王莺说:“或许上海观众对新昌调腔不那么熟悉,但其实新昌是越剧发源地之一,戏迷遍布江南的越剧那么多美丽的唱腔,很多都能听见新昌调腔的影子。”新昌县调腔剧团成立于年,是全国尚能演出元杂剧《西厢记》的唯一剧团。年,新昌调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映照着中华文化的神韵风采以及深刻的历史渊源。和人们传统印象中“非遗”剧种举步维艰的生存状况不同,王莺坦言:“新昌调腔在当代的受众虽不多,但‘忠粉’却也不少。”调腔在新昌当地的号召力,不亚于流行歌曲,而若不是受疫情影响,每年在当地滨海公园的露天演出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真算得上“万人空巷”。事实上,自年剧团成立伊始,就很注重接班人的培养,算上去年新招的一批学员,现如今新昌调腔共有八批接班人,在按部就班地学习和继承,而活跃在舞台上的也不下百名演员。图说:调腔《白兔记·出猎》面对有限的市场群,新昌调腔的“固粉”工作做地也极为细致。王莺说:“现在都讲究垂直受众,我们面向不同的观众会选择不同的剧目。比如较为频繁的下乡演出,必然选择锣鼓喧天的热闹戏,即便是文戏也武唱,老百姓喜欢忠奸分明、善恶皆有报的故事,那就多演。”而来上海演出,几乎五年才得一次机会,故而会选择最能体现新昌调腔特色的,比如第一晚元杂南戏专场,选择古朴文雅又细腻的戏,如老南戏《白兔记》、元杂剧《汉宫秋》《北西厢》等。而第二晚,则更接地气,是偏礼俗的目连戏。那听新昌调腔需要做什么准备呢?王莺说:“放松心情进剧场就好,就声腔和音韵而言,喜欢越剧的应该都不会排斥调腔。就是有些老戏的唱词,以文言写就,可能会需要回味下。古老声腔穿越历史而来,呈现的是声腔艺术最本真的模样,沉进去是极美的。”(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