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先烈事迹融入越剧微电影

“龙华”题材是上海本土的红色题材,亦是上海宝贵的精神遗产。由上海越剧院创作完成的四部以“龙华烈士”为题材的微电影《新生》《她!》《渔光曲》《自古英雄出少年》日前在静安区文化馆光影空间举行了一场放映分享会,让观众再次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

《新生》讲述陈玉莹安葬哥哥陈延年、陈乔年遗骸的感人故事。

《她!》围绕年中国妇女协会成立大会上,向警予发表关于“教育救国”“妇女解放”的主题演讲展开。

《渔光曲》发生在年春,作曲家任光在黄浦江采风,遇到一个光一样闪亮的姑娘小渔。

《自古英雄出少年》聚焦13岁欧阳立安,他是汉阳县委的小交通员,负责将党的秘密刊物《大江报》和各类信件分发到各地联络点。

这些微电影虽然篇幅不长,每个故事仅20-30分钟,但它们背后传递的精神与力量,让在场观众内心激动不已。在年,上海越剧院就曾推出根据胡也频、蔡博真、伍仲文等烈士事迹改编的小戏《桃花血》《囚车上的婚礼》,广获好评。本次越剧微电影创作在此基础上继续整理、挖掘“龙华烈士”题材的深厚价值,并通过网络传播扩大题材的影响力。4部影片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渔光曲》拍摄花絮王婉娜(左一)片中,大部分主创都是首次“触电”。在《渔光曲》中出演“小渔”的青年演员王婉娜表示,平时工徐派小生的她,这次首次演绎女性角色,“平时在舞台上动作幅度比较大,而影视表演要收进去演,开始会找不到人物感觉,经过多次排演,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表演分寸和尺度。”李旭丹(左三)

“王派”花旦李旭丹在《新生》中出演了陈延年、陈乔年的手足——“陈玉莹”,为了走进人物,李旭丹看了《觉醒年代》,还翻阅了不少历史书,但史料中对陈玉莹的刻画却少之又少。“我只能通过她的母亲高晓岚以及她的成长环境来感知人物,她作为一个弱女子从安徽来到上海,骨子的基因一定是有革命情怀的。”李旭丹说道。

年,越剧电影《梁祝》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公映,之后又诞生了如《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双飞翼》等在内的多部优秀越剧电影。而越剧从老一辈艺术家如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开始,都非常善于从电影中汲取养分,用以丰富表演方式和表现手段。此次越剧微电影的创作便是延续越剧电影创作传统的一次新尝试。

《她!》拍摄花絮

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表示,微电影短而精的特点则更适合现代都市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更利于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这不仅让越剧,也让红色题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记者:郁婷苈图片:郁婷苈编辑:徐悦琳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