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小学以戏剧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浙江

中科白癜风口碑怎么样 https://m.39.net/pf/a_4892460.html
-05-:3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成波精致唯美的人物扮相,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独特的音乐唱腔……中国戏曲不仅具有绚烂夺目的舞台魅力,还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如今,绵糯悠长的吴越之音,逐渐唱响在重华小学校园中。细腻柔软的越剧轻轻叩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纷纷“路”转“粉”,期待起每一次和越剧的亲密接触。据重华小学校长傅智红介绍,年以来,学校抓住改名“重华”之际,多措并举推行孝德教育,通过播“重华种子”、明“重华大德”、绘“道德地图”等活动,用孝文化润泽孩子心灵,用孝活动引领学生成长。为了进一步提炼孝德教育精髓,使孝德教育以更直观、更丰富的形式进行宣扬,学校开始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创作孝文化原创越剧儿童剧《重华种豆》,探索以戏剧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丰富学校的特色孝德课程。一出《重华种豆》,一路收获一路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近日,记者在重华小学的戏曲社团教室里看到,一声声“咙咚锵”的音乐伴奏下,低年级的孩子们正在学习《红楼梦》选段,无论是身段、表情、动作,还是唱腔,都已经有模有样,十分耐看。他们目前最大的梦想,是学好越剧,能被选拔参演《重华种豆》。“《重华种豆》是我校原创的孝文化儿童越剧舞台剧。”重华小学戏曲社团负责人董欣介绍,《重华种豆》主要讲述的是出身于上虞,被尊为五帝之一的舜,用孝心和德行感化偏心父亲和恶毒继母的故事。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别样、精致好看的《重华种豆》一经推出,好评如潮。一路收获第二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集体节目荟萃演出最佳集体节目(全国最高奖);全省戏曲小金桂金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一等奖等。重华小学也荣获了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重华小戏社”获上虞区中小学精品学生社团称号。《重华种豆》收获的种种肯定,孩子们对《重华种豆》的喜爱,更坚定了重华小学教育人以戏剧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决心。董欣说,当《重华种豆》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她觉得整个过程当中最有收获的地方,是之前主创团队关于‘孝’的这一番研学和感悟。作为社团负责人,这也让她更深刻得认识到,“戏曲进校园”并不是要培养千千万万的戏迷或戏曲从业者,而是要通过戏曲这种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戏曲“实力圈粉”,每个孩子都是小戏骨“越学越有趣,我感觉唱越剧比唱歌有意思多了!”四(3)班学生蒲柯帆爱好唱歌,曾跟着爱好越剧的外公外婆听过几耳朵戏,算是他对越剧的全部接触。在参演了《重华种豆》后,他俨然是个小戏迷、小戏骨了,不仅主动花时间学戏,连学习的间隙也总是不由自主得哼唱几句。“开始对越剧不了解,就是好奇。”从电视里,五(3)班学生赖晨馨看到演员扮着彩妆、咿咿呀呀唱戏,觉得无论是扮相、身段,还是曲调,都特别美。听说学校要排越剧舞台剧,她期待能亲身体验。选角后,赖晨馨被定为饰演《重华种豆》中舜的恶毒后母这一角色。起初,她心里有些不好受。“后母对舜非常不好,只对自己的孩子好,我平常没有她那么坏……”小姑娘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委屈。虽然对角色有些不满,但小姑娘还是尽力学习,感受越剧之美。在对剧本的不断研读中,在一次次排练后,赖晨馨对后母这个角色有了新的理解。“后母也是有爱的,只是她把母爱都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她的爱太狭隘自私,后来她被舜的孝心感化,也变好了。”赖晨馨说。孩子们被越剧“圈粉”,让《重华种豆》的主创人员欣喜不已,在孩子的影响下,连家长也对戏曲产生了感兴趣。“我是外地人,从没听过越剧。通过女儿,我才开始近距离接触越剧,才这知道它是多么博大精深,对提升孩子的精气神、音乐和文学素养特别有益。”赖晨馨的父亲说,他跟着女儿一起学习越剧,现在也能唱几句了,孩子想把越剧作为兴趣爱好学下去,他表示很支持,希望学校能继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他将跟着孩子一起受熏陶,一起学习进步。结合孝德文化,为戏曲传承注入新活力上虞小百花越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章瑾,是重华小学的学生家长,她全程参与了《重华种豆》的创作,对重华小学的“戏曲进校园”工作更是全力支持。“我很惊喜,重华小学会用学校的力量去推动戏曲传承。我投入其中,也是觉得作为一个越剧人,我责无旁贷。”章瑾告诉记者,她跟随《重华种豆》团队去演出参评时,几次被问到“重华是谁”,作为一个生长在虞舜大地的越剧人,她深感诧异的同时,更希望重华小学的孩子们将孝德文化、上虞文化融入到越剧舞台剧中去,传扬得更广,宣传得更好。“要让‘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要注重戏曲课程建设。”曾在教研室工作多年的傅智红,对课程有着深入的理解。她认为,除了一些戏曲社团的课程建设外,最主要的是戏曲校本课程建设。在精心开发校本课程原创戏剧儿童剧《重华种豆》后,重华小学以《重华种豆》为特色亮点的《小学“多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故事模式的研究》的课题实验成果获区课题成果一等奖,还被立为国家、省课题,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开展。学校还有幸成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进校园戏曲社团培育基地。“戏曲进校园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在艺术教育,特别是在结合“孝德”文化弘扬方面要走的路也很长。”傅智红表示,携手“重华”,重华小学将在题材上将继续深挖拓展,在形式上将尝试把身边的典型故事搬上舞台,进一步突出现实意义、教育意义,推进形成“时时想孝、处处讲孝、人人行孝”的广泛风尚,努力实现孝德教育“教人思考、令人感动、使人智慧、催人奋进、引人向善”的真正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