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传家风立信仰颂美德新编越剧游子吟

北京手足癣十佳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04-:40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刘慧通讯员韩斌

春夜喜雨,涤荡心灵。4月11日晚,由德清县委、县政府、浙江越剧团联袂出品的新编越剧《游子吟》在杭州剧院倾情上演——演出现场,无数杭州市民在婉转柔情的唱腔感染下,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流泪、动容、深思。

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跨越时空的母子深情,传唱千年的家风故事,在唐代大诗人孟郊《游子吟》中,一个母亲形象鲜明地呈现于观众面前。新编越剧《游子吟》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为创作背景,以德清籍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与其母亲的故事为灵感,历时3年创作而成。

与以往大多表现名人人生风光和优异功绩不同的是,该剧极力塑造的是那个正全神贯注、为儿子远行缝补衣服的“慈母”形象,折射出普天下那些含辛茹苦、付出一辈子的母亲,她们平凡、不易与伟大。

随着音符的缓缓跳动,那些动情的故事情节徐徐展开——越剧《游子吟》讲述了孟郊幼年丧父,孟母裴月娘爱儿护儿,盼儿高中。青年孟郊与富商之女乔心盈两情相悦,乔父嫌贫爱富威胁孟郊分手,月娘护儿心切,无奈之下违心劝退乔心盈,使其别嫁他人。孟郊惊闻变故性情大变,叛逆不已。月娘兄妹为孟郊娶来农家女子林兰英,兰英贤惠善良、善解人意,面对孟郊冷落委曲求全。当孟郊得知当年姻缘竟是母亲拆散,痛苦之下酗酒买醉,与母亲争吵。此时恰兰英腹痛待产,风雪天,一家三人在送产途中互诉苦衷,月娘痛责孟郊,并教育孟郊应当继承家风,相亲相爱,一番话使孟郊幡然悔悟,担起家庭责任,从此全家和好。孟郊屡试不第,终于中年登榜,沉于下僚,移居溧阳,三代同堂,月娘年迈思归,孟郊渡口送别,百感交集,脱口而出《游子吟》,于平实中感人肺腑,是为千古流传。

“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价值认同,才有了《游子吟》的诞生,乃至有华人处,就有《游子吟》。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游子吟》都会找到自己情感的共鸣,都会找到一个永恒的情感。”导演杨小青说,比如,剧中通过一个核心唱段《一支红烛一片光》来展示主人公此时此刻脑海中的回忆。对于这一段唱腔的设计,导演杨小青和作曲刘建宽希望延续浙江越剧团经典越剧《孔雀东南飞》中类似于“惜别离”那种脍炙人口的对唱风格,阐释一种非常特别的意境,饱含深情,又充满人生感悟,让观众们能从故事主人公坎坷人生路中,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或儿女,引起强烈共鸣。

舞台上,剧中裴月娘的扮演者王滨梅,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位华夏伟大的母亲,以及她的民族气节和无私母爱,呼唤着优良的家庭美德,和家风家教的传承,与时代同呼吸,肩负传承国脉的责任。王滨梅说,这部接地气、传家风、立信仰、颂美德的《游子吟》的诞生,正是艺术家们,从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中得来的灵感,用这样的艺术作品来关照历史,关照现实生活。

剧中裴月娘的扮演者王滨梅

编剧颜全毅解释,在某种意义而言,呈现在舞台上的越剧《游子吟》,也是个现代戏,它试图呈现的是中国式母子情的特色存在。与其说是一个关于德清文化名人孟郊与其创作《游子吟》的故事,毋宁说是中国社会古来有之的亲情源泉和家庭认同故事。全剧从脍炙人口的诗歌出发,描摹的,是普天下那些含辛茹苦、付出一辈子的母亲,她们平凡、不易,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痛苦欢欣,在与孩子的和睦、争吵中一起成长,没有人教她们怎么做母亲;她们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也不知是对是错,然而因为平凡,所以她们伟大。

明星草根相得益彰

无论是创作班底还是演出阵容,新编越剧《游子吟》有着较强的创作实力,编剧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编剧颜全毅担任,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担任导演,刘建宽、杨浩平担任唱腔设计和音乐设计。在演出阵容上,国家一级演员、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滨梅扮演孟郊的母亲,优秀青年演员汪舟格扮演孟郊,此外,扮演教书先生的是国家一级演员、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华渭强,这样的阵容,真可谓是集合了浙江越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既有红花,也有绿叶,不仅主演们个个出彩,群众演员在全剧的三个歌舞场面,也演绎得非常出色。

除了《游子吟》本身,让业界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还有“草根加专业”的新型创作机制:同样的导演、剧本和舞美,两套班底同排同演,“明星班”带出“草根班”。

浙江越剧团“明星班”主要承担重大演出、引领示范;德清越剧爱好者组成的“草根班”主要承担到农村、社区的巡演,让群众在家门口免费享受艺术。

这也是德清县文广新局的最佳打算:借助专业团体的范式,最大限度地整合本地民间文艺资源,把文化引进来,最终双向受益。

浙江越剧团团长陶铁斧表示,对于浙江越剧团而言,本着坚持越剧男女合演,弘扬主旋律的宗旨,积极树立当下意识,近几年来开拓创新,与地方政府合作,形成了“浙越新现象”。相继与玉环、遂昌、松阳、德清地方政府合作,作品深受观众欢迎,已获得了全国和本省的“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这样的合作,让戏曲艺术更加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更接地气、更有群众基础,加强了戏曲的普及和推广。

道德高地家国情怀

为什么要推出新编越剧《游子吟》?

年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而早在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国家领导人深情吟诵了这首家喻户晓的《游子吟》触动无数人的心弦。正是在这次讲话中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而越剧《游子吟》的推出搬上舞台,恰逢其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呼唤了优良的中国家庭美德和家教家风的传承,这就是打造越剧《游子吟》的精神所在和意义所在。

孟郊是德清孕育的大批文化名人之一。一直以来,德清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艺精品创作,相继推出如大型现代越剧《德清嫂》、舞台剧《德清谣》等讴歌人民、讴歌家乡的文艺精品力作。其中,大型现代越剧《德清嫂》两次进国家大剧院演出,获得一致好评,还获评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德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亦平表示,孟郊故里德清,一直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的感恩之心和爱国热情。新编越剧《游子吟》不仅是德清游子文化的重要体现,还将繁荣德清文艺创作,提升“道德高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陶铁斧表示:“打造越剧《游子吟》不只是在舞台上打造一台精品剧目,更重要的是关照当下,与时代同呼吸,肩负起呼唤民族精神,呼唤道德复苏的社会责任。与德清县合作打造《游子吟》,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思想性上,通过《游子吟》的打造,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包容心和忠孝气节的家国情怀。而在艺术性、观赏性上,我们在不断强化戏曲本体基础上,发挥浙越长期形成的演、唱风格。放大特色,追求个性,充分利用和融入德清的地方文化特色,故事以小见大,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文一字,百姓生活和乡风民俗等等,接地气,传家风。”

4月12日晚,该剧还将在杭州剧院继续上演,4月25、26日,该剧将晋京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传播弘扬浙江文化。

新编越剧《游子吟》演员表——

裴月娘:王滨梅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孟郊:汪舟格饰(优秀青年演员)

林兰英:马誉嘉(国家二级演员)

乔心盈:王静(优秀青年演员)

于一中:华渭强(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裴华:蒋鸿飞(国家二级演员)

孟乐:陈漪(优秀青年演员)

船夫:王松平(国家一级演员)

众轿夫、众妇女、众乡邻、众游子:本团演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