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2日,浙江大学学生越剧社赴浙江嵊州施家岙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从各地奔赴越剧发源地——绍兴嵊州,此行的目的是探求越剧文化之根,在与越剧浩荡历史的碰撞中重新拾得越剧表演的真谛,希望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越剧,欣赏越剧。
初见嵊州
如果说越剧是绍兴的名片,那么嵊州就是这块名片最初的缔造者,正是嵊州初代人民的保护与发展使得越剧这种艺术形式得以走出绍兴,走向更大的舞台。
可以说,在嵊州的随处地方都可以依稀见得越剧的身影,在搭乘的公交车的广告牌上,在市中心的文化广场上,在来往行人的口中,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嵊州人民对于越剧的情感就如同父与子一般,充满着内心的疼爱与骨子里的骄傲。
Part1古戏台
早上九点半,我们一行人坐上K27路公交车去往施家岙村——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
顺着路旁的标志,我们找到了古戏台,一进屋就对屋内的摆设产生极大的兴趣,复古的木长凳,屋顶上挂着的诸多牌匾,以及那不大却屹立的戏台。除了跳戏的电风扇,我感觉我们真的穿越回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村里的人们吃完饭后没什么事都会不约而同的相聚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徜徉在越剧的海洋里,他们的每一次发笑都伴随着台上演员一次精彩的唱念做打,在那时这便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Part2越剧博物馆
在逛完良臣公祠后,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女子越剧博物馆,博物馆内展示了许多当年的女子戏班留下的道具服装,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简陋的卧室,体现了当时环境的艰苦,更侧面反映出越剧戏班的女子敢于吃苦,愿意为表演奉献一切的可贵品质。
眼前的景象,让我们这群后生晚辈对老一辈的艺术家敢于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也正是老艺术家们的坚持让施家岙走出了一位位红极一时的越剧名伶。站在施彩荷、俞菊英、李艳芳等老一辈艺人的相片前,我们一行热爱越剧的年轻人更要学习越剧知识,将我们的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Part3民俗风情馆
下午我们来到了施家岙的民俗风情馆,虽然民俗风情馆中的老物件与越剧关系不大,但是一件件旧器物还是见证老一辈人民的成长,为施家岙的老百姓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的劳作,耕织的器件都是时间沉淀的宝贝,古人结晶的智慧,让我们不禁啧啧称奇。
Part4一些小插曲
在我们准备离开施家岙这个可爱的小村落的时候,我们在等车处就碰上了一位刚唱完戏还没来得及卸妆的阿姨,我们与阿姨热情的交谈了一番并合影留念。
坐在离开施家岙的公交车上,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有参观完的激动喜悦,又有对越剧历史发展不易的感叹唏嘘,所以我们新一代更有责任去将越剧这项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图文:邹驰、高涵、王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