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越剧《西厢记》是上海越剧院的四大经典保留剧目之一,以其诗化的舞台呈现被誉为最忠于王实甫原作的当代作品之一,是上海越剧为戏曲舞台所贡献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经典版越剧《西厢记》由老一辈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徐玉兰、吕瑞英、张桂凤联袂出演,后又有方亚芬,钱惠丽,张咏梅等当代表演艺术家传承发展,全剧运用越剧极具特色的流派艺术刻画出《西厢记》中性格鲜明、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以精致的舞台呈现和盛演不衰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一部典型的中国式歌剧、一部诗化的歌舞剧,其中许多著名唱段都成为越剧的经典唱段,广为传唱。上越《西厢记》即将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并由此拉开“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经典剧目晋京展演展映”演出活动的序幕。由陈慧迪、杨婷娜、盛舒扬、吴群等一批上海越剧院中生代优秀演员联袂献演,为帝都观众再现全本经典佳作。
主演阵容
陈慧迪饰崔莺莺杨婷娜饰张生盛舒扬饰红娘吴群饰崔夫人长安大戏院9月4-5日贞观元年间,书生张珙往蒲关访好友白马将军杜确,路经普救寺,偶遇寄居寺内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一见爱慕,遂借读西厢,意图亲近。
是夜,莺莺照例到花园焚香,张生情不自禁隔墙高吟,莺莺依韵酬和,张珙更为倾倒。
正当张珙和莺莺两心相萦时,河桥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行欲索莺莺为妻。崔夫人无法,只得当众言明:谁能退得贼兵,愿将爱女相配。张珙挺身而出,致书杜确。杜确兵到,解了寺围。不料崔夫人又筵前毁约,命莺莺称张珙为兄,使一对有情人竟不能成眷属。
莺莺瞒过红娘而又遣使她递诗给张珙,约张珙在花园相见。张珙跳墙来会,莺莺为礼教所束缚,又恐红娘觉察,临时设计,责斥了张珙几句而去。事出意外,张珙因此成病。莺莺终究不忍,在红娘的支持、鼓励下决计夜入西厢,安慰张珙……
不久,崔夫人有所觉察,拷问红娘。红娘据实直说,并责夫人失信负义。夫人不得已,允把莺莺许配张珙。但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张珙立即上京赶考,得中后方许成婚。莺莺和张珙离愁别恨,涕泣叮咛而别。
制作
出品人:梁弘钧
监制:孙雅艳、夏天
制作人:钱惠丽、柴亮节
统筹:徐玉萍、吴佳燕
舞台监督:夏志勇
原版创作人员
原著:王实甫
改编:苏雪安
(参考何人改编本改编)
导演:吴琛
作曲、配器:刘如曾
布景设计:苏石风
灯光设计:吴报章
服装造型设计:幸熙、陈利华、孙志贤
复排版创作人员
原著:王实甫
艺术顾问:袁雪芬、徐玉兰、
张桂凤、吕瑞英、刘觉
改编:苏雪安
(参考何人改编本改编)
导演:孙虹江
副导演:刘永珍
作曲:刘如曾
配器:庄德义
舞美设计:苏石风、吴惠国
灯光设计:曹志伟
服装造型设计:孙志贤
表演指导:钱惠丽、方亚芬、张咏梅
演员
崔莺莺:陈慧迪张珙:杨婷娜
红娘:盛舒扬崔夫人:吴群
法本:吴佳燕法聪:孙嘉蔚
琴童:赵婷欢郎:孟丽敏
领唱:唐晓羚
合唱:吴佳燕孙嘉蔚赵婷
乐队
司鼓:赵斌
主胡:王念
琵琶:刘宾
扬琴:盛辉
柳琴:张钰
中阮:富世夫
古筝:郭京京
高胡:陈未未
二胡:吴静怡、马宁、邓菲
中胡:陈俊臻
长笛、竹笛:刘珊、孔德杰
笙:贾静涛
合成器:刘钊
大提琴:黄琪
贝司:王鑫
打击乐:叶建遥
舞美
装置:杨嵘、储亚、张占胜、
印永涛、潘龙海、王晓龙
灯光:李厉冬、季依明、浦建良、仲跻俊
道具:王?、叶庆德
音响:张鹏、王韶宇
服装:钱紫华、周娟、裘凯文
化妆:蒋沁颖、吴佳妮
字幕:张青青
营销
营销统筹:杨磊、范亚生
宣传:刘倩、王晓晨、徐雯
设计:高思远
演出事务:李翃祥、姚峰
票务:孙煜婕
更多《西厢记》延展活动除了舞台演出
更有首部3D越剧电影
晋京展映
敬请期待
演出信息
时间:年9月4-5日19:30
票价://///80
地点:长安大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