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轻罗小扇扑流萤聆听戏曲到天

年8月7日

星期二

六月廿六

立秋

听戏唱曲

不懂国粹

大暑过后便是立秋,

我执笔挽袖,画一叶扁舟。荡桨兮,江南风流。大抵这世间春秋,也算得上罕有。

——吴桂君《大暑》

炎炎夏日,轻罗小扇扑流萤。

一夜宫灯,闲说牛郎织女星。

立秋过后,凉风如约而至。

吃点莲藕、薏苡仁、红小豆,

调理脾胃,以贴秋膘。

闲谈之余,听听戏曲故事,

探求中华文化神韵。

今天,小编也文艺一次,

走进戏曲文化,了解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常识

中国的五大戏曲

01

京剧

京剧是我国国剧。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该称京剧,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徽调进入北京,吸收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音乐曲调、表演方法和一些民间曲调,演变发展成了京剧。

02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也叫"采茶戏"。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黄梅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03

豫剧

豫剧,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04

越剧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05

评剧

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山东代表性剧种

吕剧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常识

戏曲的行当

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可以在戏曲舞台找到对应的舞台形象。但不同的人物角色被划归为不同的行当。总体而言,行当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说法。

01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红生、娃娃生。

02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

03

俗称花脸,看起来并不干净,故反其道称为“净”。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分为文净、武净两大类。

04

“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块白,所以叫“小花脸”。分文丑、武丑等。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历史像一堆灰烬,

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

让我们把手伸进灰烬,

去触摸那个余温。

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戏曲文化,

满足中海广大票友的需求,

为戏曲票友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中海地产、中海会、中海物业特举办

“戏韵流芳情满中海”

戏曲票友会活动。

让票友们在这个舞台上

展示自我,

结交更多的朋友,

让戏曲生活多姿多彩。

中海戏曲票友会

诚邀您的加入

参加人员:各项目业主均可参加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8月10日18:00

报名方式:可咨询管家或管理处前台

紫御公馆:-

银海熙岸:-

璟园:-

海悦府/城里:-

铂悦府:-

活动时间:8月11日18:00-20:00

活动地点:中海·银海熙岸西南门广场

等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