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片拍摄的灵魂人物——编剧徐进、导演岑范、主演徐玉兰均已作古。所幸的是,笔者在他们生前作了详尽的采访,他们所留下的“片言只语”不能不说是份珍贵的遗产。
五十七年前,一曲风靡大江南北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越剧电影《红楼梦》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也使影片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扮演者——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和王文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十分遗憾,此片拍摄的灵魂人物——编剧徐进、导演岑范、主演徐玉兰均已作古。所幸的是,笔者在他们生前作了详尽的采访,他们所留下的“片言只语”不能不说是份珍贵的遗产。今天让我们重新回忆这部越剧被搬上银幕的前前后后,对打造此一经典的艺术家们送上深深的敬意。
徐进:从百万言小说中凝练“宝黛传奇”
一生写了58部戏的徐进先生被称“越剧编剧状元”实至名归。由于他的身体原因,我一直未能当面求教。年新年元旦,接到他要见我的电话,我大喜过望。
毋庸讳言,越剧《红楼梦》成为当代红楼戏的经典,徐进功不可没。他毫不讳言,在改编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几经挫折,反复探索,他才把小说百万言的浩瀚篇幅、深刻的思想内容,容纳在三四小时的戏里,最后,终于确定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作为戏的中心事件,也就是把爱情悲剧和反封建精神糅合在一起,选取小说一些典型情节融汇贯穿,在有限的范围内体现原著的精神面貌。
他选择“黛玉进府”作为戏的开端。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介绍贾府的主要人物以及和她的关系:贾母的怜惜,王夫人的关怀,凤姐的奉承,宝玉的一见如故,一一呈现。这一开头,也使观众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倾注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主人公身上。
下一步则是考虑矛盾冲突的酝酿和展开,人物在其间逐步成长,性格有所发展。从“读西厢”到“笞宝玉”是戏的基本冲突的第一个回合,“葬花、试玉”则作为基本冲突的第二个回合。为使矛盾冲突向尖锐化推进,“泄密”“焚稿”“金玉良缘”数场,选取小说最集中、最富悲剧性的部分而成为全剧高潮。“哭灵”“出走”是戏的尾声。
得到小说启示并在反复斟酌后,徐进把最后一次摔玉作为他和封建家庭根本决裂的动作。在“哭灵”中同时写出宝玉离家出走,用这一笔完成了一个叛逆者形象的塑造。
年2月18日,越剧《红楼梦》在上海首演,甫一亮相就受到观众如潮的欢迎。从2月18日至3月31日,首期公演便连演54场,场场爆满。消息传到了北京,周恩来总理高兴地点名将它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剧目晋京演出。年国庆,周总理接见了主创人员,对该剧加以肯定和鼓励。邓颖超观看后,对该剧的精简和删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徐进回忆道,“金玉良缘”那场戏里,贾宝玉掀开新娘盖头,发现不是林妹妹,而是薛宝钗。周总理看戏后,对徐玉兰、王文娟说,你们怎么连一个像样的凤冠都不买,盖头掀开后,应该是华丽的凤冠,而不是你们那么简单的凤冠。原来,戏中用的丝绸凤冠,上面缀的都是不起眼的小珠子,这一细节竟让总理注意到。后来,总理让人送来了一个安满了大珠的漂亮凤冠。
岑范:把戏曲片当作故事片拍
年,我还在复旦大学就学。有一天,系里请来岑范先生为我们上课,他讲述的题目是《越剧〈红楼梦〉的拍摄》。我知道,这位曾与郑君里合导《林则徐》的大导演,还执导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群英会》《借东风》等戏曲艺术片,因此对他的授课分外重视。岑导讲课另有一功。一上来,就向我们提问:你们知道这部越剧《红楼梦》是在哪儿拍的吗?顿时台下喧哗起来,有说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的,也有说上海豫园的。没想到,岑导话锋一转说,别看影片中舞美不错,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其实这一切全部是在电影厂的三个摄影棚里置景完成的。大家瞠目结舌。正是这一问,把大家的胃口吊起。接着他将拍摄的内幕娓娓道来。因大多是第一次听到,令我们眼界大开。
巧的是,我毕业后分配在市文联,与岑导演接触的机会多了。为采写他执导的《祥林嫂》《阿Q正传》,我曾几次与他接触。常常谈着谈着,他会说到《红楼梦》,可见这部影片对他影响之深。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追鱼》剧组到香港演出。这次热演,不仅使越剧红遍大江南北,而且也受到电影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