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越剧《山海情深》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又一次欢腾跃起。作为一部以上海干部投身黔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背景的舞台作品,该剧自去年10月在沪试演后,历经全国多地巡演后回到上海,为什么还能形成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以越剧的形式来讲扶贫故事,为什么也能这么好看?演出当晚,主演方亚芬、樊婷婷在后台接受了劳动报记者的专访。
越剧新秀舞出民族之美
越剧《山海情深》里,“山”代表贵州、“海”就是上海。剧中,来自上海的服装设计师、志愿者蒋蔚希望重建苗寨竹编合作社,她与竹编社社长应花商量振兴竹编,期间经历与主管产业的副县长、蒋蔚父亲蒋大海,竹编高手、应花的婆婆龙阿婆种种误解,最后冰释前嫌。在上海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苗家留守女子进取、自强,通过手艺摆脱贫困振兴乡村,这也使得这部作品有着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和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
“噢哟,老灵额!”台上灯光亮起,绚丽的长短裙、叮当作响的银饰令人眼花缭乱,上越年轻一代演员身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服装,跳起原生态的苗族节庆(新米节)舞蹈,形成与传统越剧剧目截然不同但同样惊艳的视觉冲击,让台下的老戏迷们也忍不住惊呼赞叹起来。
“全都是我们本团的演员!”演员方亚芬告诉劳动报记者,“很多院团可能一说到舞蹈就要去外请演员,但我们这个剧都是自己的小年轻们,她们也非常辛苦,戏服造型一套套地换,但对她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据介绍,《山海情深》所有的舞美、装置,都是以竹器竹篾为灵感所生发出来的。通过动人的舞台呈现,观众似乎可以行走在广袤的贵州大山苗岭中,沉浸式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一组“飒气”宣传照引发的合作
“其实一开始,大家对越剧院拍这种扶贫题材的戏是否合适,打了很大的一个问号。”剧中志愿者蒋蔚的扮演者樊婷婷向记者坦言,“但经过巡演后,观众们发现这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样枯燥。虽然这个剧没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戏,但有父女情、婆媳情,有苗寨姐妹情,再加上多媒体和民族歌舞的融合,仍然非常打动人。”
说起自己能在剧中担任这样一个阳光豪爽,带有点桀骜不驯和叛逆的角色,作为金派青衣的樊婷婷直呼这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她告诉记者,此前团里拍宣传照,樊婷婷特意拍了一组“飒”气十足的照片,院长梁弘钧问她:“你平时演大青衣演古装戏比较多,是不是应该拍些端庄的照片?”樊婷婷坚持道:“梁院,我蛮喜欢这种风格的,让我拍一套试试吧!”
此后不久,樊婷婷有天忽然收到梁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