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方婧佳
记者石慧
今年是鲁迅诞辰周年。15日晚,越剧《青藤狂歌》的演出于绍兴大剧院举行,拉开了鲁迅戏剧展演的帷幕。鲁迅戏剧展演包含了话剧《我是谁,你们又是谁?!》《狂人日记》、大型交响乐《鲁迅》、越剧《青藤狂歌》《祥林嫂》五部精品剧目。
据了解,本次鲁迅戏剧展演将持续到本月30日。
穿越时空,明代才子与文坛巨匠的对话
越剧《青藤狂歌》。该剧由著名编剧余青峰操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凤花、李敏、郑曼莉主演,讲述的是文学与军事造诣颇高、“泼墨写意画鼻祖”徐渭的唏嘘人生。
舞台采用了多媒体动画投影技术,盘错的青藤、巨大的投影幕布、投射的人物剪影,都以一种创新的舞台艺术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在音乐创作上,该戏还融合了京韵大鼓、唢呐等北方曲艺元素,辅以光影融合的舞台效果,让越剧的魅力大放异彩。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当最后一声吟唱停止,演出缓缓落幕、观众意犹未尽,或感慨、或叹息。“这像是一个引子。”本次展演的策划人、绍兴市演艺集团总经理裘建平说,徐渭出生后的第年,鲁迅出生,从徐渭到鲁迅,相隔几百年的绍兴人,是文化的传承,也是精神的绵延,“我们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视角,透过舞台了解徐渭,从而了解他和鲁迅共同的故乡——绍兴。”
形式丰富,多种表演艺术中“鲁迅的世界”
9月18日的话剧《我是谁,你们又是谁?!》改编自鲁迅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萧瑟秋风,凄冷雨夜。魂魄难散的阿Q,眷恋着生前之所,游荡于未庄之地。亡魂回顾自己短暂的人生,苦苦追索命运遭际的根由。他向圣人古贤索究,他向未庄显贵讨问,他向故人敌手质询,却无果而终。他困惑于滑稽的身死,怨恨着世人的冷漠。最终,在迷茫与愤恨中,他向自我发问,感叹人生天地间的无奈,在怆然中将人性之思化于凄凄的雨露……
9月24日,大型交响乐《鲁迅》将以音乐的形式呈现。这是鲁迅的长孙周令飞的创意与策划,并由鲁迅文化基金会、浙江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这部作品在标准交响乐结构基础上融入歌剧、清唱剧的处理手法,充分运用浙东一带越剧、高腔,特别是绍剧等地方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元素,以现代作曲技法糅合多种中国民族乐器进行丰富呈现,是交响乐创作中国化、本土化的又一次有力尝试。
9月27日,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的话剧《狂人日记》重磅登场。在这部《狂人日记》中,陆帕不仅是导演,同时也是编剧、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他将鲁迅原著只有多字的短篇小说,改成了近5个小时的大戏,由陶海、王学兵、闫楠等知名演员领衔主演。全息投影的视频影像、忧郁凝滞的舞台节奏、玄幻哲思的欧洲文学剧场气质,是陆帕继《酗酒者莫非》后,再一次和中国现代文学伟大奠基者的魂魄交融。疯言疯语残章断句的日记、意识泡沫上的水乡古镇、狐疑窥伺的各色国人……那是陆帕在《狂人日记》中留下的线索,也是谜题。
9月30日,越剧《祥林嫂》成为了本次鲁迅戏剧展演的压轴大戏。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故事改编的越剧《祥林嫂》,是越剧四大经典剧目之一,也是在越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年,由袁雪芬领衔的雪声剧团将《祥林嫂》搬上了越剧舞台,也从此为越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如今,这部剧依然是上海越剧院的看家戏。
“绍兴不仅盛产越剧,更能兼容并蓄各种优秀的舞台表现形式,这次的戏剧展演既是对故乡人鲁迅的纪念,也能为更多的创作者提供方向。”裘建平说。
编辑徐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