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一台主题为“百年越剧·千年风雅”的晚会,在百年越剧源头——位于浙江绍兴嵊州市施家岙的越剧小镇举行,这也标志着中国越剧艺术·绍兴有戏活动圆满落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如兴等出席闭幕式。还有参加“说越传越”新时代全国专业越剧院(团)长金秋会的全体院(团)长、中国越剧戏迷网爱越小站地方站年会的全体站长,其他梅花奖获得者、专家等共同见证了这一越乡盛会。
授牌
获奖
闭幕式晚会上,一场沉浸式实景山水演艺,用梦回千年、魏晋风流、唐诗盛观、浪漫永恒四个篇章,让观众在美的旋律中穿越千年,重温剡溪唐诗之路,走进越剧发展的前世今生,真切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和风华。
演出现场
据了解,此次晚会是嵊州首次采用山水实景形式,运用越剧小镇优美环境,举行越剧经典唱段的实景演出,同时把江南的自然风光、千年的文化底蕴和越剧的唯美典雅有机融合,让角色回归山水之中,让乐音徜徉于剡溪明月之间,展示百年越剧的辉煌历程。让观众边走边看,移步换景,让观众能零距离接触越剧之美。
闭幕演出现场
越剧表演
越剧表演
越剧表演
今年的中国越剧艺术·绍兴有戏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嵊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于10月22日在绍兴开幕,29日在嵊州闭幕。在这一周时间内,组织安排了“2+4+N”的活动,即开闭幕式2个仪式,越剧艺术“五进”(进剧场、进广场、进学校、进礼堂、进景区)、越剧戏迷嘉年华、“云上越剧”展演展播直播、新时代全国专业越剧院(团)长金秋会四场主题活动。
嵊州作为越剧之乡,更是积极营造浓厚越剧氛围。自9月下旬启动“相约越乡”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以来,节目精彩纷呈。邀请部分专业越剧表演团体,携近两年创作的精品剧目和新人新创作的优秀剧目“进剧场”,展示越剧艺术的最新创作成果;组织有关戏迷“进广场”开展活动,使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组织嵊州越剧艺校等单位的越剧专业人员“进校园”,推动中小学生学唱、会唱、爱唱越剧;组织有一定艺术质量的民营剧团走进五大集镇文化礼堂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越剧、唱越剧,让越剧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送越剧“进景区”,将戏曲文化注入旅游景点,让游客享受“吃、住、行、游、购”之外的“戏曲大餐”,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同时,还借助越剧博物馆开馆30周年之际,开展相关系列活动,通过精选年至年越剧博物馆取得的成就及发生的重要事件,向公众展示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忠实的越剧历史守望者的真诚形象,让大家对越剧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外,还开展了全国越剧院(团)长“携手同进新时代”金秋会、中国越剧戏迷网爱越小站站长年会、嵊州越剧“越上云端”等系列活动,而“千人唱越剧”主题文旅活动的举行,更是让戏迷们对嵊州在传承和创新越剧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进一步深入推进嵊州越剧事业传承发展,深化嵊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越剧根在嵊州,花开浙江,香飘全国,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年3月越剧在甘霖镇东王村诞生,年7月女子越剧首次在甘霖镇施家岙村登台演出,该村是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一百余年间,越剧历经了小歌班、绍兴文戏、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并形成一条越剧“发源在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的壮观轨迹。还诞生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筱丹桂、竺水招、王文娟等一大批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作为越剧之乡,嵊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越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加强越剧原生地保护,为越剧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同时,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载体,致力于把嵊州市打造成为全国越剧戏迷朝圣地和全国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
年,嵊州市越剧团开启的“越乡越韵·越剧万里行”活动,该活动为期两年,辗转上海、重庆、杭州、南京、西安、银川等16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行程达一万多公里。展演期间,嵊州市越剧团与当地的爱越小站一起,进学校、入社区、登礼堂,以各种方式播撒越剧火种,使爱越人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同时,嵊州还以嵊州市越剧团为重要传承基地,坚持“出人出戏出精品出效益”,创作演出《汉文皇后》《貂蝉与吕布》《蔡文姬》《大漠骊歌》等大型历史剧和《马寅初》《傲雪芬芳》等越剧现代戏,培养了黄美菊、陈岚、裘巧芳、刘志霞、倪锦锦等“梅花奖”演员、“白玉兰奖”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越女争锋”金奖演员,始终保持省一级剧团水准。
“入戏里人生,赴梦里桃源”。年12月30日,我国唯一一个以地方戏曲剧种命名的特色小镇——越剧小镇,历经两年规划与紧锣密鼓的建设迎来开园试运营,这正是嵊州市肩负着传承文脉的责任和光大越剧的使命,一次文旅结合的创新之举。
在推进越剧传承发展过程中,嵊州实施“全域化保护、立体化培育、活态化传承”,形成了嵊州市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市越剧团)、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越剧博物馆、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的“一团一馆一校一节”为主的工作载体,使嵊州越剧传承有序、发展有力。
通过完善越剧人才集聚、越剧精品培育、越剧教育建设、越剧演唱普及、越剧之乡推介、越剧产业提升六大工程,努力使嵊州越剧这一品牌对外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对内更具自信力、和合力、推动力。
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戏迷角演唱、百姓越剧舞台、百姓越坛明星擂台赛等已成为嵊州常态化的文化项目品牌,“年年有大赛、月月有活动”“大戏月月看,小戏周周有”,实现越剧“天天演”,在让基层群众都能看上家乡戏的同时,每年吸引戏迷观众参与数十万人,越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与传承。
在此基础上,嵊州还推行了“越剧教育从娃娃抓起”,把越剧教育纳入学校艺术教育;打造“越剧进课堂”,在1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组建“越剧教育网络学校群体”;将越剧演唱列入嵊州市中考加分项目;推出准大学生入学前越剧培训、《梁祝》《红楼梦》人物体验培训、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