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音袅袅绕梁还艺韵遥遥百世传温岭市财政

近年来,温岭市财政局高度重视越剧保护、传承与发展,在政策扶持、精品培育、产业融合等多方面发力,营造戏曲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窗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截至目前,登记在册民营剧团、民间团队超40家,专、兼职演员逾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2名。每年开展越剧演出余场,戏曲文化活动1万余场,惠及群众余万人次。年,温岭市获评浙江省“戏曲之乡”。

政策扶持越剧保护迈上新台阶

落实《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的实施意见》《温岭市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工作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要求,多方位、多层次提供财政资金保障。每年安排专项越剧文化产品配送经费约万元,常规化开展送越剧下乡演出活动。加大本土剧团帮扶力度,将本土戏曲表演团体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优先购买目录,年均购买普惠性越剧演出场以上。加强越剧文化交流,按国家级演出团体5万元/场、省级演出团体3万元/场、副省级演出团体2万元/场、地市级演出团体1万元/场的标准分档进行政府采购,每年引进高雅艺术演出4场以上,低票价座位数占总数的50%以上。

精品培育越剧传承注入新活力

持续加大精品越剧培育力度,建立重大文艺创作立项和扶持制度,对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的动态类作品,给予最高8万元奖励;对获得省级奖项的动态类作品,给予最高1.5万元奖励;对获得台州市级奖项的动态类作品,给予最高元奖励。近5年来,该市选送的越剧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活动中获奖超10项。注重戏曲精品创作,充分挖掘“石夫人”和名人谢铎、戴复古等本土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支持打造越剧《石夫人》《谢祭酒》《梅花谣》等体现温岭地方特色文化和反映温岭历史题材的新曲目,推动文艺创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支持创作、复排大型现代越剧《江姐》,举办演出4场,吸引观众余人次。

文旅融合越剧发展激发新动能

探索文旅融合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举办演出、创建戏曲主题民宿、研发越剧元素的特色文旅产品等方式,提升旅游体验,推动产业发展。根据演出场次、质量和规模,每年给予每家符合条件的演艺公司5—10万元不等的财政补助,鼓励开发旅游演艺作品;根据场所规模,一次性给予A级景区镇、A级景区村庄等2—5万元的财政补助,鼓励设立固定演出场所。同时,推进越剧跟扛台阁、天皇花鼓、提线木偶等非遗项目融合,鼓励非遗项目传承人到乡村旅游点进行展演、展示、展销,对演职人员在30人以上、时间在半天以上的非遗活动,给予每场次0元的补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