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陕西省公务员话说京剧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

省考每日一练

喜马拉雅

搜陕西华图

京剧

●相见一刹

●知识点概述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流传最广,观众群最多的有五个剧种: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其中以京剧为五大剧之首,被视为中国的国粹。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年)南方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传艺,史称“徽班进京”。徽班艺人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在融合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基本功):唱、念、做、打。

京剧的人物角色:“生、旦、净、丑”

生角是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大家熟知的京剧演员杨月楼和杨小楼父子就是著名的武生演员,杨小楼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巅峰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

“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

旦角是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四大名旦”:梅兰芳——端庄典雅;尚小云——俏丽刚健,程砚秋——深沉委婉,荀慧生——娇昵柔媚。

净角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主要分为文净、武净两大类。

丑角主要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武丑等。

●真题演练

1.京剧作为我国著名剧种,和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代的“戏班、剧团”被称为“杏园”

B.《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经典的京剧曲目之一

C.“梅派”唱腔创始人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

D.京剧中的“净”角色是“女性角色”

C

A古代“戏班、剧团”的代称是梨园;《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代表;D“旦角”指的是女性角色。故本题答案是C。

●知识点拓展

1.京剧的脸谱:

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

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绿色脸:勇猛,莽撞,绿林好汉。

●嵌入灵魂的渴望

2.五大剧种代表作品

京剧:《龙凤呈祥》《群英会》《十老安刘》《四郎探母》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代表作:《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代表作:《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代表作:《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代表作:《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你的美丽,风知道

3.元曲相关知识

元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代。

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及人物

关汉卿

《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

马致远

《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

郑光祖

《倩女离魂》-张倩女

白朴

《墙头马上》-裴少俊;《梧桐雨》-唐明皇、杨贵妃

代表剧目:

(1)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

(2)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王实甫著,崔莺莺、红娘、张生)《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搜“陕西华图”or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