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杏花(-),女,越剧小生。浙江省嵊县人。其唱腔具有明快爽朗的特色,能从传书、宝卷中吸收养料,掌握的赋子较多,演“路头戏”时能运用自如,即兴发挥的唱、念台词,颇有些文采,被誉为“文学小生”,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生平简介
屠杏花年出生在嵊县新联乡的江东村。屠家祖上无田无地,家中一贫如洗。父亲屠洪标替财主家打长工,终年辛劳,也挣不了几个钱。
屠杏花的父母前后育有一子三女,只剩屠杏花一根独苗,父母希望她不要像他们那样贫困受苦。为此夫妻俩省吃俭用,送杏花到学堂里念书,但也经常为学费发愁。年,屠杏花进入在嵊县施家岙举办的第一副女子绍兴文戏科班学习越剧。
年在沪参加“第一舞台”,与施银花领衔演出,被舆论界称为“银杏并蒂”。屠杏花与施银花的联合,开创了女子越剧演时装戏的先河。
年秋,她到上海,与男班名旦月月红,名老生童正初,名丑谢志荣等合作,演出于四川路建德会福心戏院,剧目有《二堂放子》《双鸳鸯》《玉蜻蜓》等。作为女子越剧第一个女小生,也是第一个长期与男班艺人混演的探索者。为了演好戏,她省吃俭用,经常到书店,书摊买来许多宝卷唱本和传书,有空便看,把书中许多生动的唱词抄在戏本上,反复背熟,牢记于心,用到角色的唱念中去。所以她演的戏唱句不俗,被当时小报誉为“文学小生”。
代表曲目
拿手戏《盘夫》《桑园访妻》《仁义缘》《九松亭》《孟丽君·看图》《二度梅》《劝秋香》《前游庵》《楼台相会》《游庵认母》等剧的唱腔,由丽歌唱片公司灌成10张唱片传世。
艺术成就
屠杏花在施家岙女子科班学戏时,她因为读过两年书,可以通过抄写“赋子”来记熟内容。除小生赋子外,她还把旦角、老生的赋子也抄录下来,记得又多又熟。比起班里不识字的姐妹来,她戏懂得多,路子宽,后来还兼任过讲戏师傅。她学艺专一,进步很快,在女班开蒙戏《双珠凤》中,她扮演小生文必正,扮相俊美,艺技不凡,获得了观众好评。
年春,屠杏花与名满甬城的“四大名旦”之一的白玉梅戏班,演出于宁波中山花园,剧目为《三笑姻缘》。屠杏花饰演唐伯虎,白玉梅饰秋香。白玉梅演得机智天真、逗人可爱,比女人还像女人;屠杏花则演得风流潇洒倜傥,比男子更像男子。
在《追舟》中,白快步圆场,表现了男班艺人快场步的扎实功底、高超技艺;屠杏花也不示弱,紧跟而上。当时正是男女混演之时,男扮女,女扮男同台演出,观众尽分不出男旦女生。屠杏花之名誉满宁波。长期与男班艺人同台演出,使屠杏花比较全面地吸收了男班艺人的表演艺术,融化于自身,形成了越剧女小生独特的表演风格,为男班到女班的过渡做了承上启下的工作,她的贡献不可低估。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