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红头巾江城上演获好评,曾小敏粤剧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www.tlmymy.com/bdfbk/bdfby/1834.html

“担啊担啊……担得回乡好时年……”9月8日晚,一曲“劳作歌”在武汉剧院响起。当晚,生命花开·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武汉站第二场演出,为观众带来了曾小敏的粤剧代表作《红头巾》。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武汉大学、湖北省演艺集团、湖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湖北戏曲艺术剧院、湖北交响乐团的相关嘉宾与广大观众观看了演出。

爱上粤剧的年轻人“组团”看戏,“00”后观众表示“惊艳”

此次巡演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粤剧院承办。粤剧《红头巾》由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表演艺术家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编剧,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岑海雁、国家二级演员朱红星、翟春燕,优秀青年演员唐思果,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冼鉴棠联合主演。

粤剧《红头巾》讲述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广东三水的女性背井离乡下南洋,在新加坡当建筑女工谋生的故事,她们互相帮扶、艰苦劳作,用肩膀挑起自己的命运。该剧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外柔内刚、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

继9月6日晚《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火热上演后,不少观众9月8日晚继续“打卡”《红头巾》。

台上真情动人的演绎,引发台下观众的共鸣,不少观众感动落泪。在武汉生活的广东佛山人陈女士激动地说:“感谢曾小敏带来的演出。我听到乡音很激动,看到《红头巾》很感动,感谢广东粤剧院带给我难忘的体验。”

一位“00”后观众说:“戏剧往这样的方向发展,非常让我惊艳。”一位武汉资深戏剧观众表示:“广东粤剧院在创新方面真的走在前沿,观众才是戏曲的生命,吸引年轻观众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批因为观看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后爱上粤剧的年轻人“组团”看戏,分别从广东、重庆、长沙、上海等地前来武汉。从珠海前来看戏的戏迷飞飞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小时候听过粤剧,后来接触过浙江越剧和黄梅戏,自从看了敏姐的《白蛇传·情》,让我对粤剧的既往印象彻底改观,我爱上了粤剧,不想错过每一场精彩的演出。”

武汉观众彭先生是一位戏剧爱好者,年观看了红线女在武汉的演出,年看了曾小敏演出的《白蛇传·情》,他说:“曾小敏年在武汉京韵大舞台演出《白蛇传·情》,当时就让我十分惊艳,我觉得她一直在用行动扩大粤剧的影响力,她带动了一大批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吸引业内专家,“再次被粤剧的魅力打动”

两场演出也吸引了不少业内专家。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郑传寅教授说:“在广州看过红线女大师的表演,在武汉再看曾小敏的演出,再次被粤剧的魅力打动,曾小敏是难得的好演员!”

武汉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朱俐俐说:“演出精彩极了,我第一次看粤剧,没有想到形式这么丰富!曾小敏老师真是天赐的好嗓子。”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原所长胡应明看完《红头巾》表示:“剧目以情带动观众,细节刻画都很成功,曾小敏的表演、唱功非常好。”

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说:“《红头巾》是难得一见的优秀剧目。无论是剧本、表演、导演,还是舞美、服装、灯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张曼君导演很善于调度大场面,这也非常适合这个剧目对一群到异国他乡讨生活的女性群像的塑造。舞美在极简中透着意蕴,也给时空的虚拟划界留下了意象性的想象余地。”

据悉,《红头巾》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并作为50部在京展演的剧目之一,将在北京上演。

至此,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已走过深圳、郑州、西安、银川、武汉等城市,接下来,在北京、上海、昆山、澳门、广州的演出即将开启,期待在你的城市与你相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通讯员:祝燕彩

图/通讯员:薛才焕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