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我校高一年级同学们来到上海交通大学菁菁堂观赏有着传统文化瑰宝之称的新编历史越剧《屈原》。越剧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我们都深切地为越剧中浓郁的人文气息与历史风貌所折服。
都早闻三闾大夫之清正廉洁,而在今天,几位艺术家们生动的演绎让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她们投入的表演,专业的演唱,佐以精致的服装,充分体现了越剧的文化内涵,更是将屈原的人物形象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短短两个小时的表演,便能营造出一个为合纵抗秦呕心沥血,为振兴国家以身殉志的千古风流人物,让同学们都彻底融入了剧中,让我们能够随着屈原的忧虑而忧虑,随着他的愤怒而愤怒,随着他的悲伤而悲伤……而在演出的最后,当屈原满腔悲愤地以死明志时,甚至有同学也激动地握紧了扶手,差点就要随之一跃而起,恍惚间也早已是戏中人。
在今晚看完越剧《屈原》后,我对端午节的认识再也不会是一个单纯令人愉快的3天假期,而是一个富有历史记忆的有意义的时日。演员们的唱腔与舞台的效果为这部剧增光添彩,向敬业的演员们致敬,也向早已离去人间但仍被后人惦念的屈原致敬。
——级张怀艺
渔夫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我认为,即使如今追求名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应该相信的,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只有我们坚信这些品格与崇高信仰存在于书本以外的现实里,我们才能与之相靠近,然后尽力去成为那样的人。
——级荆芷仪
“水至清则无鱼”,而屈原的清在本部作品中经艺术处理后变得富有浪漫色彩,不再是因其极致的清而显得愚忠抑或迂腐,而是完全成为了一个代表纯粹,美好的有情感的艺术符号。这有些许升华意味的改编与本作中屈原的饰演者吴凤花女士有些关联。若说,戏剧艺术中能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角儿永远都是《霸王别姬》中“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那么排在第二的便是眼前“戏里戏外皆清越”的吴凤花。
演员高超的技艺和精妙绝伦的剧本设计,令我赞叹。其中,饰演屈原的吴凤花使我印象深刻。她是国家一级演员。虽然她面部对油彩过敏,但她仍不放弃她所热爱的越剧,这种精神使我感动。
——级潘成
在有关绍兴越剧团的纪录片中,不少同学都被吴凤花所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清”所感动。屈原的“清”,是清正廉洁的官场作风,而她的“清”,则是毫无杂念地追求本心。作为剧团的领衔主演,她在排练是自然总是最辛苦的一个,可即使在身患重病之时,她依然坚持着专业,高强度的练习;即使无法与丈夫儿女相见,即使自己所钟爱的创作屡次遭遇挫折,她依然饱含着对越剧的热情,以屈原“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将这宝贵文化不断传承,最终创作出《屈原》和《王阳明》等让人惊叹的作品。
弦弦相扣的剧情与戏剧演员们的动情演绎立即将我带入了历史的涌潮之中。不仅是绚丽的舞台效果与大师们的美妙歌喉吸引着我,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