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看似步步艰辛,她在弄险,也有闯祸之嫌。
可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她其实是胸有成竹,好像早就想出来闯一番事业。
而且她的思路清奇,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确是人才。
让她一直在闺阁中,也是埋没了。
难怪大家都喜欢她,向着她。
她所走的路也给后人带来了借鉴和启示。
魏太师:国丈,我还没有问完,你急什么。孟丽君,你既然潜逃冤狱为父伸冤,那末你父亲昭雪荣归之时,为何不来投案自首呢?
孟丽君:老太师,我爹爹孟士元赤胆忠心大义凛然,可恨云南巡抚彭泽,勾结朝中大臣,诬告我爹爹卖国求荣,将我家满门抄斩,如今案情已清,云南详文昨晚刚到,请万岁过目!
皇帝:(怒视国丈)怎么?这件冤案还有你的份呐!
魏太师:嗨!果然不出我所料。
刘国丈:(下位)念老臣年迈糊涂,上了彭泽之当!望万岁恕老臣粗心大意。
梁鉴:万岁,此事容以后发落。今天还是先断孟丽君一案。孟丽君!休看你能言善辩,这女扮男装混入朝纲有欺君之罪,你难道不知道吗?
孟丽君:我也是粗心大意呀。
魏太师:噢,你也是粗心大意,哈哈哈哈......万岁,国丈粗心大意,暂且不论。孟丽君粗心大意,倒情有可原啊。
皇帝:那依太师之见呢?
魏太师:依臣之见,孟丽君在朝三年,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如今功成身退,应予赦罪表彰啰。
梁鉴:老太师,孟丽君女扮男装,扰乱纲常,若不严惩,将来在朝廷上有人效仿,这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成何体统?
魏太师:孟丽君立志为父伸冤,为国雪耻,堪称忠臣孝女,理应嘉奖!
梁鉴:无视法纪,欺君惑众,应该问斩!
魏太师:应该嘉奖!
梁鉴:问斩!
太师梁鉴争论不休
皇帝:哎!
(唱)他说要嘉奖,他道当斩首,
殿上有大臣,后宫有母后,
办重了母后不依朕怜惜,
办轻了朕的宿愿何以酬?
有道是只要五湖明月在,
何愁没处下金钩!
我何不先施调和计,
且把她移花接木御苑留。
众位大人,方才御前会审,一说要赏,一说又要斩,虽说各有其理,然都言过其实,寡人来做一个公正裁决。孟丽君,你女扮男装欺瞒君王,本该问斩!朕念你三年执政,攘外安内有功,辅助君王有德,将功赎罪,从宽发落。革去你丞相之职,贬为宫女!收在皇宫之内,侍奉……侍奉太后终身!校尉们,将孟丽君押进内宫!
两宫女扶孟丽君下。众哗然而下。
内侍:启奏万岁,忠孝王为保孟丽君,恳求上殿见驾!
启奏万岁,孟士元皇甫敬为保孟丽君,恳求上殿见驾!
皇帝:寡人主意已定,谁敢违旨上殿,定与孟丽君一起问罪!下去!
少华内声:皇甫少华冒死也要见驾!
皇帝:忠孝王竟敢冒死上殿,反了反了!来呀,代朕传话下去,谁敢冒死上殿定斩不饶!
幕后内侍喊声:“太后驾到!”
宫女扶太后上。
众人:太后千岁!
太后:平身。(谢千岁!)刘捷,关于孟家冤狱之事,你要好好进行反省,下去!皇儿,你裁决孟丽君进宫服侍哀家,此乃是皇儿一片孝道之心。只是哀家还有比你更好的裁决,不知皇儿可依否?各位大人,请暂退!
众臣:是。(退下)
太后:(唱)劝皇儿休任性莫执拗,
遇事要从大处细思考。
若不是皇甫孟家汗马功,
岂有这国泰民安风雨调。
皇儿啊,楼高要靠根基牢,
过河岂能就拆桥。
君如船臣如水,
掌乾坤犹如水上行船万里遥,
顺风顺水好驾舟,
逆风逆水舵难操。
更何况载舟之水能翻舟,
有道是天高不算高,
人心第一高。
天子若能重英豪,
锦绣江山千年好。
今日里赏罚宽严非儿戏,
利弊得失轻重安危你要细推敲!
皇帝:这个……
太后:不要这个那个了,社稷为重,江山为大。这事嘛就由为娘来替你作主吧。
皇帝:哎呀,母后,你哟!
太后:我的儿啊。
众臣上
太后:众卿,哀家有一桩喜事要告诉大家,哀家认了一个,聪明能干才貌双全的女儿。
众人:祝贺太后喜上加喜。
太后:还替她配了一个,威武英俊多情多义的女婿。万岁降旨,命他们在金殿完婚,宣公主驸马上殿!
内侍:公主驸马上殿!
孟丽君皇甫少华:领旨!愿母后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太后:儿啊,见过你皇兄皇嫂。
孟丽君皇甫少华:见过皇兄,见过皇嫂。
皇后:公主驸马免礼。
太后:见过公主。
众臣与孟丽君见礼,孟丽君与孟士元行父女礼。
太后:皇儿,快快降旨吧。
皇帝:是,一切照母后旨意办!
权昌:鼓乐齐鸣,交拜天地!
全剧终。
最后太后出面,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
整出戏里女人都很团结,太后分明是高配版的孟丽君。
所以后来收为义女也顺理成章。
本来就是太后欣赏孟丽君,扶植她,喜欢她。
皇后虽然略显孩子气,对孟丽君还是有敬重之心。
荣兰丫鬟更是孟丽君的臂助,女人会如此团结,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那就是要让女性的智慧被看见。
戏中皇帝的形象可以说就是男权的象征,明明是个孩子,却掌握权力。
不过仔细看下来,孟丽君基本不跟皇帝讲什么道德道理的,她讲的是事理,根据事情,根据职位在说理,却不涉及道德。
这是有趣,也同时有理的地方。
有些环节就不是讲道理的,大家各凭本事。
这也是孟丽君的灵活之处,她懂得把精力放在合适的地方。
因此整出戏中实用性思维很明显的,也就难怪广受欢迎,经久不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