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劈山救母》剧照百看不厌的《劈山救母》、尹派“难度王”《浪荡子·叹钟点》、暌违舞台六十余载的《踏伞》……昨今两晚,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集齐剧团六代演员亮相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今晚的《越见·承传》阵容可谓“六代同堂”,从年建团初代名角吴凤花、吴素英、陈飞到如今00后新秀。40年来,绍百坚守文武兼备的路子,这次的两场演出,既是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也是踏上崭新征途的一次试问。一部越剧经典《劈山救母》是一出精彩的文武大戏,角色、行当众多,曾经是越剧宗师群体经常演出的剧目。图说:《劈山救母》剧照年,绍兴小百花以《劈山救母》为建团大戏。现如今,《劈山救母》仍是绍百的看家戏,久演不衰,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目前也只有绍百一家越剧团在演出此剧。年,为推介优秀青年演员,传承经典剧目,绍百又先后推出了传承版和青春版。一部戏,从上世纪40年代演到今天,先后滋养了十代越剧演员,观众仍然喜闻乐见,经典剧目的魅力历久弥新。一张重磅戏单为折子戏专场《越见·承传》压阵的是《浪荡子·叹钟点》《女吊》和《踏伞》,由绍百的四位梅花奖得主呈现。《浪荡子》是尹派名剧,《叹钟点》传唱广泛,却也是尹派唱段的“难度王”。此番,绍兴小百花的尹派小生张琳首度挑战《叹钟点》,她以尹小芳老师在年尹派演唱会上的表演为蓝本,请作曲汤小东充实音乐与配器,还专门向前辈小生名家陈书君老师请益表演。长达19分钟的独角戏,句唱词,浓墨重彩地展现了越剧的声腔艺术魅力,也考验着演员的演唱能力。《女吊》是陈飞的代表作,19年前由杨小青导演为她量身定做,吸收了绍剧、调腔等兄弟剧种的元素。高难度的水袖和身段,当年助力陈飞摘得第22届梅花奖。时隔多年,陈飞主动请缨再演《女吊》。一部失传小戏最后的大轴《踏伞》是一折暌违舞台六十余载的“对子戏”,由吴凤花和吴素英搭档演出。越剧《踏伞》师法川剧,前辈宗师充分发挥了长于学习、创造的剧种特色,把它移植改编为一折轻盈有趣的越剧小戏。上世纪50年代,《踏伞》曾是最常见的巡演剧目,以范瑞娟、吕瑞英两位宗师搭档演得最多。此次,吴凤花和吴素英以流派嫡传弟子的身份,挖掘、再现老师们“几近失传”的好戏。在这个年纪重新做回“小学生”,于这对当家生旦并非易事,吴凤花说:“身边没有了老师的耳提面命,一招一式都要靠自己去琢磨。这出折子戏看似简单,没有大喜大悲或是大段唱腔和技巧,但却需要演员在对答间巧妙掌握节奏,撑起情感,很考验演员的能力。”(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