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清演唱专场在黄岩举行章子清的演唱会带来了一股古典与现代相融的“清新风”。日前,“越苑清风展芳华”章子清演唱专场在黄岩文体中心举行。演唱会包含了折子戏、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等,为观众带来了一股古典与现代相融的“清新风”。章子清是台州市青联委员,戏曲演员、原创歌手,黄岩区第七届拔尖才人。她3岁跟着收音机学习越剧,7岁可以一个人完整唱完一出戏,12岁凭借一副好嗓子考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年毕业后进入乐清越剧团任花旦角色。她曾先后出演《碧玉簪》《玉蜻蜓》《白蛇传》等曲目中的经典角色,扮相秀丽、身段婀娜,唱腔婉转动听。年,她不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返校深造,先后拜师上海的潘乃宪、魏金栋等老师学习声乐,并被王淑英导师收为关门弟子。之后,她将传统越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在弘扬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谈起此次演唱会,章子清笑着说:“无论是作为歌手还是戏曲演员,开一个专场都是我们的追求。这一次演唱会,是我迟到了十年的‘毕业汇报’,我希望通过这场晚会把自己的从艺历程展现给大家。”当晚,演唱会现场人山人海。椒江市民小沈特地赶过来观看,“作为年轻人,我喜欢流行音乐也热爱越剧,在朋友圈刷到有这么一个古今结合的专场演唱会,就很激动,守着时间点抢到了票。太好听了,演绎非常完美”“交一张迟到十年的答卷”演唱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从花旦、演员到《星光大道》周冠军再到创作歌手,多年来,章子清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3岁展露天赋9岁登台演出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出生于黄岩的章子清,脸庞清秀,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流露着江南水乡女子的柔美与灵秀。“我的外婆和妈妈是戏迷,喜欢用录音机放戏曲磁带。我3岁时,听到录音机里的声音,就能咿咿呀呀跟着哼。后来我就跟着录音机学越剧,7岁时就能一个人完整地唱一出戏。”章子清说。父母发现女儿的天赋,专门给她请了老师。9岁时,章子清参加浙江卫视的戏迷擂台赛,一举获得金奖。年,12岁的章子清凭借一副好嗓子,考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艺的学习氛围很好,每天早起练功,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就跟一家人一样。练功虽苦,但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我的舞台表现也源于在浙艺打下的基础。”她说。年,章子清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毕业,进入乐清越剧团任花旦角色。其间,她以扮相秀丽、身段婀娜、唱腔婉转动听闻名。年,章子清参加温州市戏剧节,在《杨贵妃后传》中担任幕后伴唱获伴唱单项奖;年,她拍了越剧电影《双玉蝉》和《江流记》;年,她获得温州市青年演员大奖赛银奖,并获得由观众投票评选的“最受观众喜爱奖”;年,她参加浙江省越剧节,凭借《新三笑》获优秀表演奖。年,章子清从乐清越剧团离职,去上海学习化妆造型。远赴上海学艺亮相央视舞台和节目在上海,章子清遇到了国内著名声乐家潘乃宪。彼时,潘教授已八十高龄,但爱才惜才的他还是收下了这名小弟子。章子清坦言,跟着潘教授学声乐的初衷,只是想把歌唱好听点,“以前在剧团里,虽然喜欢唱歌,但每次一张口唱,同事们就嘲笑我唱得难听”。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刚开始学流行音乐很不习惯,越剧唱了那么多年,有些发声部位、咬字方式一时间难以切换,总是被大家说。幸好潘教授一直鼓励我”。年,喜欢看《星光大道》的妈妈鼓励章子清去报名,“学了这么多年音乐,你要不要去试试?爸爸妈妈也想在电视上看到你。”于是,带着父母的期望,章子清参加了比赛。那次比赛,章子清共唱了四首歌曲,分别是《妻子》《在那东山顶上》《采茶舞曲》和越剧《天女散花》,不同风格的曲目,展示了她全面的艺术素养,她获得了周冠军。这次经历,让她与央视结缘。之后,央视邀请她担任《星光大道》助演嘉宾、评委。在央视《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天天把歌唱》《黄金一百秒》《回声嘹亮》《幸福账单》《向幸福出发》《综艺盛典》《歌从黄河来》等多档节目以及浙江、内蒙古等各大卫视春晚,都有章子清的身影。举办个人演唱会十年圆梦通过《星光大道》一举成名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章子清很忙,“我其实不擅长交际,也没有做好走进大众视线的准备。”最终,她选择回到黄岩,回归原来的生活。之后,她一边上班,一边写歌,一边享受生活。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她会立马记下来,脑子里突然蹦出一段旋律,她就把它录进手机里。其间,她还将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结合,创作原创歌曲《胭脂扣》和《不曾远走》。日子平淡又快乐。只是,偶尔想起钟爱的戏曲,章子清心里有些遗憾:“每一个戏曲演员都希望有一次自己的专场,就像每一位歌手都想出一张专辑,我一直以越剧演员为傲,所以一直想要圆这个梦。”今年,得知入选台州市名家名团展演工程,章子清十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圆梦了!”演唱会准备了一个月。“没有请专业团队,我和朋友一起策划、编排节目。”章子清说,其间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像我所有的妆发造型都是自己完成的,时间非常紧凑。一个节目结束后,虽然会有嘉宾上台给我争取时间,但还是很赶。另外,因为这场演出是古今结合的,所以一直在现代流行音乐和越剧之间穿梭,也是一种考验”。演唱会当晚,章子清的父母、老师、朋友都来到了现场。“他们很少有机会坐在台下,听我唱一出完整的戏。这次演唱会,不仅给自己交了一张迟到十年的答卷,也是给父母和老师交了一张答卷。”她说。这个秋天,听一场音乐会作为年度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系列活动之一,10月24日晚,“听说,秋天……”黄品铭歌唱体能研究与教学展演音乐会在市文化馆三楼艺工场献唱。70后男低音歌唱家黄品铭,籍贯玉环,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与室内乐演唱双向硕士,有多年国内外重大演出经验,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是“歌唱体能”声乐领域的专家。本场音乐会致敬名家名曲,黄品铭携手学生后辈,共呈现了18首经典曲目。作为表演嘉宾,民族女高音刘丽亚、花腔女高音曹飞燕、男中音谢沛原献唱了民歌《看秧歌》、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选自歌剧《唐卡洛》)等10多首曲目,涉及民族、美声、戏曲等多种唱法。音乐会全程采取钢琴伴奏形式,由台州籍青年钢琴家于良平负责协奏,给听众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体验。黄品铭则带来了高水准的男低音独唱表演。除了观众耳熟能详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等中国经典艺术歌曲,还有异国歌剧的经典男低音唱段,《她从未爱过我》(选自歌剧《麦克白》)中爱而不得的君主,艺术歌曲《别唱了美人》中,抒情的旋律渗透了对故乡的深情,转场喜剧《造谣诽谤》(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幽默诙谐的曲风,又是另一番舞台效果。黄品铭用醇厚深情的歌声,张弛有度的台风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最后,在《我爱你中华》大合唱中,音乐会落下帷幕。黄品铭介绍,虽然在异乡工作,他仍热心参与台州举办的文艺演出,也很高兴这次能在家乡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希望今天的演出,能起到中外艺术歌曲普及、鉴赏的作用”。黄品铭:美好音乐信念,出于一份热爱黄品铭在音乐会现场。(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70后黄品铭成长于玉环一个戏曲家庭。他自小受到艺术熏陶,掌握二胡等多门乐器。儿时的黄品铭就展示出了音乐天赋,“‘1、2、3’还数不全,我可以‘哆来咪’跟着谱子唱歌了。”音乐老师也评价他“有一对‘好耳朵’,唱歌音准不错”。到了高中,黄品铭心生成为专业歌唱家的想法,但他的艺术生涯并非一路顺遂。黄品铭在求学时拜访多位音乐人士,却收到放弃音乐的建议。“我的嗓音条件适合唱男低音,唱不出华丽的高音,这样的歌手在当时是不吃香的”。面对质疑,黄品铭选择不断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他高考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开始学习美声,毕业后回到玉环,成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音乐科班出身的黄品铭开始收获更多展示平台。他曾多次代表台州在浙江省各大歌唱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作为教师,他肩负传道授业的职责,培养的多位学生考入音乐高等学府,并在国内艺术界崭露头角。这让黄品铭倍感欣慰,也逐渐萌生进一步探索音乐世界的想法。年,32岁的黄品铭迎来了人生新起点。在同行朋友的引荐下,他辞职赴乌克兰留学,在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等学府深造,取得了歌剧表演与室内乐演唱双向硕士。留学期间,黄品铭曾在柴可夫斯基《奥涅金》、普契尼《蝴蝶夫人》等一批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多次登上乌克兰国家音乐厅的舞台,掌握用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拉丁语、俄语、乌克兰语等多门外语演唱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黄品铭回忆,一个大型歌剧进入筹备阶段,所有角色候选人都将参与排练。排练期间如果表现不佳,随时面临淘汰。为此,他倍感压力,“刚进剧组时,我发现自己身形不占优势,语言也不是强项,只有靠后天的努力。”每天排练结束后,他还要把当天排练的曲目再复习一遍。渐渐地,黄品铭受到同行认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逐渐收获了信心,也坚定了继续艺术道路的信念。”黄品铭感慨。年,学业有成的黄品铭回国发展,加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许多青年歌手都会遇到‘瓶颈’,我希望在专业领域给予帮助和指导。”这是黄品铭选择回归教坛的初衷。因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通晓民族、美声、通俗及戏曲等各种唱法,黄品铭多次为独唱歌手以及合唱团体提供声乐、艺术指导。他的学生也在国际国内比赛获得不俗成绩。此次音乐会受邀嘉宾,美声男中音谢沛原获年意大利EUTERPE国际声乐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一,民族女高音刘丽亚、花腔女高音曹飞燕也在各类省级以上声乐大赛中斩获多个奖项。“一个歌手的嗓音、唱法,是决定其在舞台上树立突出艺术形象的关键。”这是黄品铭的经验之谈,也成为其日后研究方向。近年,黄品铭致力于艺术嗓音研究领域,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嗓音动力体系”训练、歌唱核心肌理的递进培养等系列方法,从而形成一套成熟的“歌唱体能”教学体系。黄品铭介绍,这是一个帮助歌唱演员和嗓音工作者科学认知嗓音的运动过程,挖掘训练强化艺术用嗓的高效手段,达到提升歌唱肌能和嗓音强度的目的。“我希望让更多歌者在艺术生涯中实现突破,保持不断追求进步的信心。”他说。“海韵玉环”黄建军个人摄影展镜头中的家乡风情10月30日上午,“海韵玉环”黄建军个人摄影展在台州市文化馆开展。黄建军,年2月出生,玉环人。他自幼喜欢美术,年开始摄影创作,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台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玉环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会长、玉环市名家工作室领衔人。黄建军从事摄影30多年,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多幅,《回娘家》《赶海》《注视》《山峦叠翠》等多幅作品荣获国际、国家级、省级大奖,年出版《海韵玉环——黄建军·摄影》。市民观赏《山水沙画》。此次黄建军摄影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协会会员和摄影爱好者们前来观展。在黄建军的镜头里,玉环美得不可方物。许多摄影爱好者因为他的照片而爱上了玉环。“我是去年在玉环出差的时候,碰巧看过黄老师的展览,觉得很震撼,今天特地过来的。”来自绍兴的摄影爱好者林啸松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往返于绍兴和玉环。在他的眼里,玉环不仅人文风情浓郁,也是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现在我每次来玉环,都会带着相机去周边走走,捕捉玉环独有的海韵风情。”家住椒江的陈微指着《栖上海礁》笑着说,自己老家是玉环的,就在鸡山码头边上,看到这群白鹭,便想起小时候了。据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3日,共展出黄建军作品70余幅,主要呈现玉环独具魅力的海岛风光和民俗风情。在展厅里,一组《山水沙画》引起记者的注意。这组作品看似沙画,实则为合成照片。《山水沙画》系列由《轻舟过万山》《烟波江上盼归舟》《山间亭子最清幽》三幅作品组成。黄建军介绍,每幅作品均由3-5张照片合成,“这三幅作品都是我在沙滩拍的,所有山水景色其实都是沙滩上潮水刚刚退去时的样子。通过后期稍加处理,便像重峦叠嶂的山川,层次感丰富,效果逼真。”黄建军说,“这种沙画照片,既有水墨画的自然之美,也结合了现代的拍摄手法,是一种创新。”摄影爱好者们前来观展。《守望》拍摄于玉环坎门东沙沙滩。傍晚时分,落日与海面交相印衬,白鹭栖息在海平面的礁石上。黄建军笑着说,“为了拍这张照片,我可等了好久。傍晚天空的暖色调和海面的冷色调要正好,云层要刚好把落日盖住,才能有照片中的太阳红、水面蓝的效果。”白鹭与海面的动静结合,天空和礁石的虚实对比,《守望》里的白鹭像是赋予了生命力,守望着这片海洋。“其实,单单就旅游风光来说,玉环在台州不算突出。”黄建军说,“在拍摄过程中,我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个人情感。美是靠发现和创造的,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是美的定格。”黄建军说,这是自己第二次举办摄影展,他更希望每年都能举办一次,交出更好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我的摄影艺术创作,还有我对故乡的深厚情怀。作为摄影人,我希望用好手中的镜头,拍摄家乡的美丽风光、独特风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