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入梦,终生不醒他让红楼梦被世界听

04:19

大型乐队演奏的《红楼梦》序曲,第一个音出来就不禁泪目

一入红楼,梦难醒

有个人把“红楼梦”搬上了世界舞台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揭晓谜底前,先来欣赏几首

▼经典“红楼音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

三毛说,《红楼梦》是一生一世都要看下去的书

从诞生之日起,红楼梦已经历了将近年的沧桑巨变。不论什么时代,始终都辉煌于世,只要你读过它,它带来的触动从年少至古稀,会是岁月里的一生一世。而它的领域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学,越剧、豫剧、黄梅戏、京剧、昆曲......各地的戏曲舞台上都能见到宝黛二人的身影。

不过在所有版本的红楼梦中,最被大众熟知的一定是那部87版电视剧。而作曲家王立平为这版红楼梦创作的配乐,也同样成为了中国影视音乐创作史上不朽的经典。

下面这几首音乐,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哼上几句:

▼全剧音乐的缩影,《序曲》

《序曲》是《红楼梦》每集必播的片头音乐,它的旋律听似信手拈来,实则考究而细腻。婉转惆怅的女声哼唱,配合着二胡、琵琶、古筝等以“轻、细、柔”而著称的“丝乐”合奏。营造出的是一种无可名状,却动人心魄的凄美艺术境界。

▼黛玉的悲惨身世,《葬花吟》

《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在二胡及乐队随腔伴奏的支撑下,独唱曲调如诉如怨,似思似吟;齐唱与重唱则像是悲鸣咆哮,气势如虹。层层推进,将黛玉触景生情,以落花自况,最终愤恨向天问的内心情感展现地淋漓尽致。

▼宝黛爱情的破灭,《枉凝眉》

歌曲《枉凝眉》中,曹雪芹以极其凝练的手笔,哀叹宝黛这段理想爱情的破灭。陈力的演唱真挚细腻,对每一丝情感的拿捏都恰到好处,实为少一分不及,多一分则过。

他把“红楼梦”搬上世界舞台

盛宗亮说,

总要有人做这件事,

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好这件事。

如今,《红楼梦》已然不只是中国人的“梦”。

两年前,一部英文版歌剧《红楼梦》在美国旧金山上演。这并不是一次小打小闹的“玩票”,而是由堪称“梦之队”的主创团队精心雕琢、用心打磨而成的巨作——戏剧导演赖声川、首位华裔托尼奖得主黄哲伦、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叶锦添等大咖纷纷加盟团队,而承担着重中之重的作曲及编剧任务的就是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盛宗亮。

时年60岁有余,长期活跃在美国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盛宗亮,出生于上海,经历过文革,年以第一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年后移民美国,先后获得纽约市立大学音乐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作曲博士学位。

两种不同文化同时浇灌在盛宗亮身上,让他可以在中、西方两种语境下游刃有余。“我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中国人,也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美国人”——盛宗亮曾这样描述自己。因此,将《红楼梦》搬上世界歌剧舞台,用西方语言编织成东方梦,盛宗亮大概是最合适的人选。

▼盛宗亮,《在中国听到的7段旋律》(SevenTunesHeardinChina),马友友演奏

青年盛宗亮与马友友

把有个章节、多个人物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搬上歌剧舞台,这看上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主创团队在情节上做了非常多取舍,最终选取了宝黛钗的“三角恋”为主线,让完全不了解红楼梦的外国人能在一部歌剧的时间接受这个故事。

改编这样一部家喻户晓的的名作,就无疑决定了最终的评价必定褒贬不一,对此盛宗亮表示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不是红学家,我只想写出我理解的《红楼梦》”,即便只有几位观众能够感动,他就倍感欣慰了。

歌剧《红楼梦》主创团队采访花絮。转自“橄榄古典音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