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共享悲痛永远怀念金采风

北京治疗皮肤病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年1月10日上午10时45分,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消息显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得知金采风去世的消息,85岁的宁波老戏迷孙世基心里很难过。他表示:“我同金老师是年认识的,经常到他上海家里去拜访,感情也很好。”

金采风,原名金翠凤,祖籍浙江省鄞县,年11出生于上海,是越剧“金派”创始人。

年,金采风第一次扮演主角;年,与丁赛君合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广受好评。金采风与吕瑞英、丁赛君,被称为东山的“三鼎甲”。

年,在电影《红楼梦》中,成功塑造了王熙凤一角;年主演的《碧玉簪》被摄制成电影,她主演的李秀英深入人心。

年,金采风曾获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越剧传承人。随着她的去世,公认的越剧流派创始人仅剩吕瑞英健在。

金采风以闺门旦应工,兼擅花旦。唱腔师承袁派,并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吸收傅派等其他流派唱腔因素,融会贯通,自成一格,被公认为“金派”。她的唱腔婉转秀丽,刚柔相济。质朴中展风采,秀婉中显棱角,柔中寓刚,端庄大方,特别讲究念白的抑扬顿挫,具有音乐性。

金采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盘夫索夫》中的“官人好比天上月”,细腻优美,情感浓郁,脍炙人口;《碧玉簪》中的“三盖衣”,善于用不同板式和节奏、音调润腔的处理,细致揭示人物感情深处的波澜,表演动作和唱腔音乐紧紧相扣。

老师虽已作古,经典永存不朽。哀哉金老!

来源:宁波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