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4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陈晓潮
3月4日,当代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首批非物质遗产戚雅仙艺术流派传承人金静,专程从上海赶到上虞,以传帮带排形式现场为我区青年越剧演员排演经典越剧传统剧目《香罗带》。这是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上虞小百花越剧团)与戚派第三代传人金静的携手合作。
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上虞小百花越剧团)为什么要携手戚派第三代传人金静,排演越剧优秀传统剧目《香罗带》?这与区越剧团优秀戚派花旦陈红军(艺名陈红樱)与戚派和《香罗带》的一段历史渊源有关。
早在年著名越剧音乐家贺孝忠先生从艺70周年专场演出之际,由原杭州越剧院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颐玲推荐,把陈红樱介绍给了贺孝忠先生。贺孝忠先生认为陈红樱嗓音“宽、厚、亮”,具备唱好戚派的条件。他亲自教授、辅导,让陈红樱在他的专场中出演《状元未了情》的“重逢”一折。在排演过程中,上海市静安越剧团编剧红枫先生说,“你这个名字太硬了,不像唱花旦的,我来替你改个名字吧。”时逢贺先生专场,恰是樱花盛开时节,红枫先生就以红樱提名,取名陈红樱,意为如樱花般的纯洁、高尚,富有激情。
但当时贺孝忠先生毕竟年事已高,之后贺孝忠先生就把陈红樱介绍给了金静,金静就此开了山门,收下了陈红樱,由此陈红樱也成为了金静的第一名学生,戚派又多了一位再传弟子。
贺孝忠先生在世之时,就一直想把《香罗带》让陈红樱恢复排演。金静也想完成老先生的夙愿,想保留当年静安越剧团鼎盛时期的经典作品,志在通过这样一个经典“群戏”,使得“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全面发展,唱做念打上有质的跨越,让陈红樱在艺术道路上更上一个台阶,帮助她实现艺术上新的突破。此事引起了区文化广播旅游局领导的重视,认为这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戚派艺术复兴之路一次极好机会,双方一拍即合。
现戚派第三代传人金静将定期来上虞指导我区青年越剧演员,二度创作班子已组成,排演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7月份将与观众见面。
图为戚派艺术第三代传人金静(左一)正在指导青年越剧演员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