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支水彩颜料、第一支蜡笔吗?你或许不能马上忆起名字,但一定对黑白双马头的图标倍感亲切。事实上,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第一支油画颜料、第一支蜡笔、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第一支丙烯颜料等,都是由以独特“双马头”为标志的百年老字号——上海“马利”牌画材所创造的,“中国第一颜色”的名号当仁不让。
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曾说:“马利发展的历史,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利的成长与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
(小标题)百年创业,民族企业产品立身
翻开“马利”这本画册,一幅中国民族工业的求索图卷跃然纸上。
19世纪初,西洋画随着宗教进入中国,英国、德国等的西洋画颜料充斥整个中国市场,中国水彩画所用材料均来自国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强烈爱国热忱的张聿光先生等10位画家、教育家、企业家于年5月集资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美术颜料的民族工业企业。他们选用10笔划的“马利”两字,“马”字寓“马到成功”,“利”字以期“利国利民”,而10笔划意为10人齐心合力。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前身马利工艺社自此诞生,圆形马头图案的绘画颜料开始了弘扬民族气节、发展民族工业、打造民族品牌的创业历程。
马利工艺厂倡导者与创始人之一——张聿光先生
方块水彩色颜料是马利工艺社的第一批产品,起初装以木盒,后改用铁皮盒,可以调色。它是中国人第一次凭自己的努力生产出美术颜料。
年,马利工艺社又生产出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由于产品质量上乘、价格适中,“马利”产品及品牌很快深入国民之心。对外,“马利”牌美术颜料也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最早漂洋过海的民族工业品之一。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核准“马利牌”为注册商标。
由国民政府实业部商标局颁发的马利工艺社注册商标证书
年,生产“马利”牌的马利工艺厂与生产鹰牌的金城工艺厂合并建立上海美术颜料厂,并确定产品主要商标为“马利”牌。年,中国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在上海美术颜料厂诞生,突破了传统块状颜料生产模式。年,中国第一支丙烯画颜料在上海美术颜料厂成功生产。
时间走到了年,这对“马利”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个年份。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美术颜料厂合资成立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并决定继续使用在美术界和美术爱好者中享有相当知名度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双马头“马利”商标,老字号“马利”步入一条焕发新生机的快车道。
近20多年,马利公司精品迭出,产品性能指标始终紧跟世界先进、引领国内标准。年“马利”牌商标被上海市工商局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当年4月又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由马利工艺厂出品的“马利牌”水彩画颜料
马利牌博物馆系列油画颜料
(小标题)产业报国,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
随着新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逐步完成,马利工艺社完成合并重组,改厂名为“上海美术颜料厂”。这一时期,马利人发扬与艺术家密切交流的优良传统,通过与画家、戏剧演员等不同人群的交流反馈,来改善自身的颜料生产工艺,研发出了诸如软管颜料、新型戏剧油彩等让消费者高度称赞的产品。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逐渐被中国的前卫艺术家们所接受。马利人捕捉到了艺术家新的创作需求,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支丙烯颜料。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利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在生产和研发上实现了飞跃。20世纪90年代,马利沉着应对来自西方外资企业的挑战与压力。通过各方的积极努力与配合,上海美术颜料厂实现了中外合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年10月,上海越剧团访问朝鲜演出归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全团人员。在观看完汇报演出后,周总理询问了演员们的一些情况,著名越剧演员徐玉兰向总理汇报,目前演员所使用的戏剧油彩,时常会引起皮肤过敏等系列症状。周总理对此十分重视,通过有关部门告知了上海美术颜料厂,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此后,上海美术颜料厂专医院的皮肤科、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上海戏剧学院展开合作。经过多次的研发与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新型戏剧油彩。该款油彩进行了严格的无毒化处理,不仅极大降低了对皮肤的伤害,而且在质量和视觉效果上也有了较大提高。时至今日,“马利”牌戏剧油彩依然是中国戏剧演员舞台表演上妆的主要用品。随着科技的进步,马利技术人员对戏剧油彩的配方不断改进,使之更卫生安全。马利一直以实际行动,支持着中国戏剧的发展。
*周总理接见戏剧演员
*“文革”时期由上海美术颜料厂出品的戏剧油彩
90年代初期,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论断,为企业引进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全国引进外资数额随之大幅增加。中国经济开始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在上海市经委的组织牵头下,年上海美术颜料厂由注册于香港的上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注资合作成立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以期推动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双马头“马利牌”商标焕发新的生机。经过五年合作初见成效,双方于年又正式签订合资协议。由此,马利从公私合营正式走向合资,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研制颜料的先进仪器和技术,真正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逐渐成为一家世界知名品牌。
*年,时任马利公司总经理潘富生与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右)探讨颜料发展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