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上海之枕流公寓,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华山路号,有“海上名楼”之称的枕流公寓,是当年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的产业。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那时公寓给人的感觉就像文艺界的高级宿舍,名人川流不息。“金嗓子”周璇,是最早入住的一批名人,她从年起便住在这里,一直住到年去世。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越剧名演员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以及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等都在此住过。

枕流公寓的得名也很有意思。它最开始取的是英文名BrooksideApartment。Brook,即水流动的小河、小溪,BrooksideApartment可直译作“河边公寓”或“溪边公寓”,但这个译名显然不够雅致,于是李经迈向社会公开征名。有一封应征信援引了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一段典故: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子荆机敏过人,立即解释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样“枕流漱石”就作为成语,就成了隐居山林、居静思危、潜心磨练意志的意思。“枕流”还有归隐田园之意。陆游就有诗:“聊将枕流耳,静听属思蛙。”李经迈挑来挑去,觉得“枕流”与BrooksideApartments义近,比原来的还更富有诗意,于是这个公寓就取名为“枕流公寓”。

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层的八字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门朝北,与南门贯通,中间为门厅,内有电梯、信箱、服务台等。作家淳子在她《张爱玲地图》那本书里专门描写枕流公寓说:“英国式的房子,英国式的小电梯。因为伦敦是雾都,没有考虑到阳光,窗户做得小,加了百叶窗,阳台又凹在里面,冬天去那里,有隐隐的冷。给枕流公寓画下蓝图的英国商人居然懂得中国园林山水里深藏的归隐和规避,园子里用了中国园林的流溪、假山,地下室有游泳池。”

周璇的旧居位于海格路(今华山路)枕流公寓六楼。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层的八字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门朝北,与南门贯通,中间为门厅,内有电梯、信箱、服务台等。在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楼”之称。

这座公寓曾住过许多知名人士,而周璇则是最早迁入的,且一住就住了25年。从公寓出来,夕阳已经西斜,沐浴在夕阳余辉中的枕流公寓.就像是一首被记忆突然渲染起的岁月之歌,灰色的墙面、嫩绿色的植物,如同一道道生命的痕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