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了10年女兵6年财务,今晚为上海摘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戏曲创作是综合艺术,需要各部门严谨配合。”9月15日,第17届文华奖评选在河北揭晓,国家一级编剧李莉凭借上海京剧院原创大戏《红色特工》拿下文华编剧奖。“上海京剧院演职人员克服疫情影响,不断修改、不断排练,举全院之力支持我参评,我从来没有这么怕辜负了大家而忐忑过。一部戏能否成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合力,才能往上走。”

30余年间,李莉创作60余部戏曲作品,获得中国戏剧曹禺剧本奖、文华剧作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等70余个奖项。第6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中,李莉是唯一获得“杰出贡献奖”的剧作家。

戏迷熟悉李莉的作品,但没有太多人知道她在30岁才走上编剧之路。“我生活在一个典型的上海市民家庭,父亲热爱京剧,母亲则是越剧迷。”

15岁,李莉离家成为一名军人,从小爱好文学,在部队,她开始创作小品、快板书、诗朗诵等。年,李莉离开服役10年的部队转业回上海,在国家海洋局驻沪办事处做财务工作。人生转折点发生在李莉30岁那年。海洋局驻沪办斜对面是上海戏剧学院。年的一天,李莉看到上戏门口拉起横幅——戏曲影视编剧函授班招生。她立刻报名,“函授班发了很多教材,我们再把习作邮寄给老师,老师都会认真批改再反馈给学生。”

函授班结束,她被评为优秀学员,处女作《乌纱梦》成了优秀习作。函授班报名费30元,优秀学员奖励金也是30元。她至今珍藏着宝贵的30元。以函授班为起点,李莉一鼓作气考入上海越剧院。她独立编写的第一部越剧《观音送子图》上演了,《乌纱梦》也被推荐到上海淮剧团搬上舞台。在这里,李莉学到了编剧的基本原则,“戏,必须把故事讲圆了才好看。”

伴随越剧《血染深宫》获得全国第五届优秀剧本创作奖,李莉收到各剧种院团邀约。除《红色特工》外,她还曾为上海京剧院创作《成败萧何》《浴火黎明》。“京剧唱腔结构、剧本篇幅、呈现内容与越剧有差异。”李莉从头学习人物在什么样的情绪下唱什么样的板式,“唯有踏踏实实、诚诚恳恳,夯实基础功,才能有市场、艺术双丰收的作品。”

在李莉看来,无论写历史剧还是当代戏,都要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以人的角度去认知、去开掘、去塑造人,才能够吸引人、促动人、感化人,“一个编剧首先要有编好故事的能力。”沪剧《挑山女人》《一号机密》,京剧《浴火黎明》《党的女儿》、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苏剧《国鼎魂》都践行着李莉对台上台下形成情感共鸣的探索。

9月9日,《红色特工》以线上演出方式,代表上海参演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并参评第十七届文华编剧奖。《红色特工》聚焦隐秘战线,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岁月的坚守与牺牲,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敌人开展殊死斗争。

作为上海京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创排的红色现代京剧,《红色特工》从年问世至今,有三次重大修改。李莉透露,《红色特工》不断调整,起初剧本计划以钱壮飞生平事迹进行创作。第二次大修改中,剧本推翻三分之二,将李克农、胡底和钱壮飞三人形象进行糅合。当时观众提出,应该保留剧中六封电报情节,这在党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独特事件。《红色特工》第三稿修改,编剧恢复之前删除的六封电报情节,将六封电报融为一封,并调整情感戏,加快节奏。《红色特工》边改边演,李莉一次次被上海京剧院的精益求精所感动。

今年年底《红色特工》将以新面貌与观众见面,用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的话来说,“争取一步步往高走。”

李莉刚刚完成一个京剧剧本,正忙着黄梅戏创作。9月20日,她创作的苏剧《绣娘》将要首演。她与《绣娘》团队曾合作苏剧《国鼎魂》,年拿下文华大奖。她与上党梆子曾合作《太行娘亲》,年摘得文华表演奖,再度合作的《长平遗恨》10月也将推上舞台。

“对自己负责也对院团负责,答应做了,就努力把剧本写到最好。”李莉解释自己为什么能硕果累累,“戏曲是综合艺术,把你的艺术追求告诉剧团,也要听取他们的要求和意见,像朋友一样合作。”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