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年11月29日晚,年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新编越剧《屈原》“一改”演出在柯桥蓝天大剧院上演。姚志华、林琳、罗怀臻、刘玉琴、方亚芬、陈曦、孙喜军、李文国、黄国庆、李道国、徐继宏、周冠均、朱为总、于鹤咏等业界专家所组成的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莅临蓝天大剧院观看了“一改演出”,并于30日上午在柯桥富丽华大酒店召开了“二改”专家研讨会,对《屈原》一剧给予了祝贺与肯定,并为“二改”贡献了宝贵意见。
年由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出品,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精心打造,由吕育忠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杨小青,于伟萍导演,由吴凤花领衔主演的新编越剧《屈原》问世,该剧以深厚的人文底蕴,精致的舞台艺术呈现入木三分的表演艺术,亲情演绎屈原爱国救国之魂,深刻揭示为君为人之道,突破这一剧种的演绎题材,为绍兴小百花三次创业转移之路转变方向。自年首演以来,绍百人带着《屈原》迈进了北京,穿越了沙漠,回归了楚国故里,今年7月又带着《屈原》首次去到了香港,越剧观众对绍百探索越剧新题材给予了美誉,戏剧专家也给予了绍百高度的评价与肯定,称越剧《屈原》是绍兴小百花的一次华丽转身,是一曲时代的正气歌!越剧《屈原》自创排以来先后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节,浙江省庆祝建国65周年献礼演出,第15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汇演等,并入选浙江省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越剧《屈原》历时五年创作,数次打磨提升,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年又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据悉,年国家艺术基金评选出16个滚动资助项目,其中5部是地方戏曲,新编越剧《屈原》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剧目。越剧《屈原》每一次都亮相,都能看到绍百人对于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
年6月29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屈原》专家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与《屈原》主创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就如何将《屈原》打造成为一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新编越剧《屈原》剧组在导演杨小青的带领下,历时将近半年时间重新打磨提升,终于在11月29日晚将《屈原》的“一改演出”呈现在了观众和专家面前。当晚演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
绍兴小百花以铸造精品的标准来对待“一改”的修改与演出,修改以后的《屈原》,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清晰,舞台的磅礴大气、空灵写意以及历史感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演员对人物的刻画与塑造也更为的精准与到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与肯定。
吴凤花
代表主创团队介绍
《屈原》修改排演情况
钱清华局长总结讲话,
《屈原》将结合专家老师意见,继续打磨,铸造精品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罗怀臻表示:越剧《屈原》给我的感觉是一出有气质,有气度,有气象,综合水平很高的剧目。这出戏的排演让我们看到久违的舞台新编历史剧的回归,这是难能可贵的。绍兴小百花虽然是一个县级剧团,但他们永远走在创作的第一线,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原主任刘云琴认为:
《屈原》“一改演出”舞台呈现大气又富有诗意,气氛渲染体现出了历史质感,演出阵容整齐,演员表演有声有色,并注意理想主义氛围的营造,体现出强大的艺术实力。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已经远远超出了该行政级别剧团的水准,这也显示出绍兴小百花有着极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而这种突破式的生产、创作、实践的流程,也为中国戏剧作出了新贡献。
浙江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朱为总认为:
绍兴小百花是一个有精神有追求的院团。《屈原》我第六遍看了,依然很打动我,深深震撼。排演《屈原》这样一个剧目很有意义,对剧团而言,是第三次创业的起点,对未来越剧的拓展,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与探索。
新编越剧《屈原》的排演,对于绍百来说,是一次探索之旅,也是朝圣之路的修行之旅,绍百将广泛听取相关专家领导意见,以求在创排当中打磨精品,在舞台上检验精品,在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的引领下成就精品,以《屈原》为新的起点,绍兴小百花将在文艺创作之路上继续求索,打磨精品,力求把古代的故事用现代的方式唱给现代人听,把中国的故事以传统的形式展现给世界人看,促进越剧艺术的发展,让我们的传统我们走向新时代。下一步,新编越剧《屈原》还要再度接受新一轮的评审与修改,按照更高的艺术标准,进一步修改与提升,致力于将新编越剧《屈原》打造成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艺术作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