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特殊的观众在ldquo上海之扇

“上海之扇”

“越剧之旅”

宛平剧院邀请到了一批特殊观众

坐落于内环高架旁的宛平剧院从外观上看宛如一把徐徐展开的折扇,被誉为“上海之扇”,这是剧院崭新亮相后迎来的首个元旦。元旦期间,宛平剧院联合上海越剧院邀请到一批特殊观众前来观剧,他们是分别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61名高校学生。

这些高校学生中2/3是首度进入剧场,看着舞台上红色大幕缓缓升起,感受独属于剧场的仪式感,小小激动了下。来自河南的马家宝说:“从小接触较多是豫剧,高亢铿锵的梆子戏和唯美婉约的越剧截然不同,一个地方的戏对应一个地方的气质,越剧的精致和时尚,就很江南,也很上海。”

当然,学生中也藏着铁粉,正在华东理工大学读博的翟一鑫,特别“安利”了一群学弟学妹来感受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同样来自河南,攻读社会学的翟一鑫选择上海的理由,重要的一条就是——能经常看戏,看各种各样的戏。“学校里,京、昆普及比较多,我也喜欢,但更喜欢越剧。”她说:“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央台看到了绍兴小百花陈飞的表演,就被越剧深深迷住了。其实,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我之前在上海大剧院就看过,在宛平开启驻演后也来过,我今天是第三次看了。”

《红楼梦》剧照

作为一名合格的“自来水”,当然要把最好的分享给身边的人。这些年,翟一鑫自发成为戏曲推广人,她给身边好友、学弟学妹介绍各种好戏,在普及上也有一套自己的路子:“不能一上来就跟他们说剧种流派,我都是从好听、有趣的段子入手,要么音乐性强的,要么故事性强的。不论是京剧还是越剧,先让他们走近戏曲,才能慢慢了解不同剧种各种流派唱腔的魅力。”

当然,戏曲能够获得年轻人的共鸣的不止是唱和演,还有精美的戏曲服装,和嫁接古典文学的文本唱词。正在华东理工大学读研一的韦秀霞,是汉唐文化爱好者,崇尚国风的她就是从那一件件古意盎然的精美服饰走近戏曲的。

“越剧之旅”

这次紧凑的“越剧之旅”从解锁剧场开始,宛平剧院总经理夏天亲自上阵充当导览员,为学生们讲解宛平剧院的两个演出场地、三个空间。剧场以“扇”型传“善”意的设计,从外观延续到内在空间的墙面设计,时尚中蕴含中国哲学思想。而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也精心准备了演出前“越剧小课堂”,从越剧发展开讲到越剧演出的发展到越剧《红楼梦》的排创过程。让学生们“有准备的观剧”。

自重新开业以来,宛平剧院除了上演好戏外,也将艺术普及视为己任,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红楼梦》打造衍生周边《红楼雅集》《红楼研习》;出品《诗词大戏院》之首个亲子戏剧《夏荷鱼趣》;“名家导赏”“戏迷见面会”“演前导赏”等专场活动邀请到戏曲名家尚长荣、钱惠丽、史依弘、李军、高博文,红学大师詹丹等登临现场;每月一次的剧院开放日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来源:新民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