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如果要让一个从没看过越剧的观众瞬间喜欢上越剧,那么就一定要推荐越剧《盘妻索妻》。即使观众不被越剧的唱腔、身段、服化道吸引,也一定会为其中的情节和人物着迷。
作为越剧尹派的经典剧目,《盘妻索妻》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相府公子梁玉书对其好友刘仁元的义妹谢云霞一见钟情,几番求亲后终于抱得美人归。然而,云霞在婚后对玉书十分冷淡,而玉书更是意外得知,原来自己的父亲、继母和妹妹都是害死云霞亲生父母的仇人。得知这一震惊的消息,三观清正的玉书果断站在云霞这边,不与作恶的家人同流合污,夫妻终于和好。后来,玉书的父亲逼着玉书休弃云霞娶王爷的千金,终于让玉书忍无可忍,抛下相府公子的显赫身世和新科状元的荣耀头衔,与云霞远走高飞。
《盘妻索妻》中的唱段可谓是经久不衰,看过全剧的人,应该都对《洞房悄悄静幽幽》的选段耳熟能详。玉书三番两次求亲,终于得到云霞的应允。云霞其实是为了复仇才嫁给仇人的儿子,但是玉书压根不知,因此完全沉浸在新婚燕尔的喜悦之中。
越剧《盘妻索妻》“洞房悄悄静幽幽,花烛高烧暖心头。喜气阵阵我难抑制,这姻缘百折千磨方成就。”
白天婚宴的高朋满座散场,欢声雷动停息后,终于可以在静幽幽的新房,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嚷。只有那烛光摇摇伴着自己和意中人,享受着只属于彼此的花前月下。
那日观音生辰,玉书在外游春赏景时,捡到了云霞遗落的玉佩。也是在那一刹那,在玉书眼中仿若“莲台观音显圣灵”的云霞,恰好就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不偏不倚投射在他的波心,从此再也不曾消散踪影。
而玉书也深有体会,这一眼沉沦的姻缘,要真想圆满地实现它,还真是百折千磨才得以圆梦。
“三月来,屡托刘兄把亲求,每遭坚拒愿难酬。”
玉书几番求亲,云霞就几番推脱。到底云霞在推脱什么?是闺中女子论及婚嫁而羞涩吗?是云霞的义父义母不放心这桩婚事吗?还是另有隐情?
观众都知道,云霞为了玉书是仇人之子的身份而心存芥蒂。可惜在戏里只有云霞自己知道,玉书也只能一边三番两次地提亲,一边默默等待精诚所至,良缘点化。
“从此我四书五经无心看,三餐茶饭懒下喉。日卧书斋愁脉脉,夜对冷月恨悠悠,万种幽情无处诉,一病相思命几休。”
等待的时光是最煎熬的。
遇见云霞之前,玉书是“久困书斋不知春”,一心只读圣贤书。遇见云霞之后,却是书卷无心阅,文章无心写,茶饭无滋味。日间对着空寂寂的书斋,夜里对着寒凄凄的冷月。
这其中,“一病相思命几休”,玉书真的像男版的杜丽娘一样,相思成疾、病势沉疴吗?当然不会,从他后续为了反抗父亲给自己包办的政治联姻,连夜逃离京城回到家乡,不停不歇地四处寻找云霞来看,他哪里是弱不禁风之人?这一句更多只是夸张,玉书面对意中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满腹的相思无处诉,顿觉一天天的日子越发了无生趣,生无可恋。
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好容易盼得菩提杨枝水,洒作了人间鸳鸯俦,今日洞房成夫妻,花朝月夕永不愁。”
皇天不负有心人,莲台观音显圣灵,云霞终于答应了玉书的提亲,玉书终于盼来了洞房花烛、喜结连理。想到这里,原本黯淡枯寂的天地,也瞬间变回了熠熠生辉的模样。
“挑起红巾诉衷由,见娘子比初见之时更俊秀。”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从初遇的那一刻起,玉书心中笃定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今夜终于不再是远方的景、梦中的魂。挑起红巾,凤冠霞帔、珠围翠绕的衬托之下,此刻的云霞比当日邂逅之时,更是眉目如画、楚楚动人。
越剧《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玉书不知道,这一刻是他一厢情愿的洞房,因为云霞心中还记挂着他是仇人之子。
但玉书清楚,既然这姻缘是经历了百折千磨才得来,那又何惧未来的千磨万难?无论往后会有怎样的风风雨雨,所求的也只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