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光照亮前方中国江西网

本报记者龚艳平

文化的力量,催人奋进。“文化的力量——文化强省系列文化活动”的举行,既是对江西文化发展的一次全方位检阅,又是对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一次高能量赋能,也是全民共享参与的一场文化盛宴,在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信心和决心

江西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化、书院文化、陶瓷文化、戏曲文化等璀璨争辉,赋予了赣鄱大地独特的文化气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战略性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总体规划部署,提出每年要召开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年5月,在南昌首次召开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系列活动,社会广泛参与、反响强烈。

去年以来,全省上下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新成效。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作为。举办“文化的力量——文化强省系列文化活动”,就是要充分展示赣鄱文化独特魅力,展示江西一年来文化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坚定全省上下建设文化强省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破浪前行。

7月10日,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在抚州召开。会议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塑形、以文传情、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开创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声声铿锵。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的召开,在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我省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决心与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强省建设凝聚工作合力。

会上,我省还发布了《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总结年度文化产业发展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预判下一年度发展态势、重点难点,为推动江西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江西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互动与体验

一个个精彩的展览、一场场精彩的展示、一次次生动的体验、一项项创新的举措……“文化的力量——文化强省系列文化活动”为人们倾情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主办方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江西独特的“红、绿、古、金”四色文化,展示江西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展览面积近1.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50%,设立了4个展区、26个独立展馆。展览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全省文化建设的丰富成果,既有综合展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产业等体系的整体全面呈现,又有设区市展区特色文化的集中精彩展示;既能看到省属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成果,又可领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文旅文创企业的风采。

全省各地、各单位都亮出了各自的“看家宝贝”,重点展示自身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内容。景德镇展厅多维度诠释千年陶瓷文化,抚州围绕“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主题突出展示“戏曲之都”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单独设立了书院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展馆,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创意,让一个个传统文化符号变得形象起来。天工开物园展馆精选了款由国内外设计师开发、具有江西元素的文创产品,可欣赏可购买,让更多传承文化的文创产品走进大众的生活。

同时,各家展陈单位都力求跟上当下科技的脚步,大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把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展览鲜活生动起来。可以说,来到这里,人们体验的是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盛宴”。在江报传媒·全媒体体验馆,江西日报社打造的“文化的力量”AR特刊成了网红,每天都有大量参观者现场体验。这份特刊通过AR技术让报纸“动”了起来,参观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报纸上的图片就像有了生命,或化身为精彩的视频,或呈现出精致的3D影像。体验过后,不少人直呼“太神奇了”。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全民参与共享的文化大餐,互动性强成一大亮点,参与度高为一大特色。“红色朗读亭”“我要上头条”“文物瀑布墙”“非遗展示”“名家课堂”“传统雕版印刷体验”“智慧书店无人售书体验”……每个展区的互动区域都围满了人,热闹景象生动地诠释着眼前的“诗和远方”。美丽的风景同欣赏,美好的感觉共分享。“文化的力量,我们的节日……”观众们尽情欣赏,并通过手机等媒介分享参与感受。

活动原定7月15日结束,但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感觉意犹未尽,还想再去看看。应广大群众要求,主办方决定,系列文化活动延长至7月20日。

掌声与喝彩

7月9日晚,旴河高腔现代戏《忠诚》在汤显祖大剧院精彩上演,拉开此次文艺精品展演大幕。这也是该剧准备一年多、创排三个月来首次公开演出。

7天13部精品剧目精彩上演,江西文艺精品展演可谓“好戏连台”。此次展演在5个剧场演出,演职人员达余人,演出剧目为我省近年来原创的优秀剧目,涵盖赣剧、采茶戏、越剧、话剧、舞剧、音舞诗画等艺术类别。其中旴河高腔现代戏《忠诚》、赣剧《促织》、话剧《支部建在连上》、音乐话剧《琵琶行》、大型民俗风情交响音舞诗画《山那边里格水那边》等剧目为今年“出炉”新作。同时外请了上海杂技团的杂技剧《战上海》、上海歌舞剧院的舞剧《朱鹮》两部精彩剧目,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7月10日,话剧《支部建在连上》上演,现场观众反响强烈。该剧创作者把中国革命的历史根脉与戏剧人的文化自觉,转化为一种内生于戏剧的叙事动力,使这段历史成为“依然活着的历史”,充满了现场感,观众油然而生勾连现实的联想和认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观看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的通知》,要求全省党组织把该剧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观摩研讨。

我省去年组建了剧场联盟,今年也充分展现了优势。本次展演的舞剧《朱鹮》和杂技剧《战上海》在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和抚州汤显祖大剧院各上演了4场和3场,全省业内外人士纷纷到场观看,精彩的演出获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展演期间,在省委宣传部的统筹调度下,抚州市委宣传部与江西文演集团、各设区市委宣传部等参演单位一道,严格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精心组织展演活动,免费发放演出票,确保观众能零成本观看精彩的演出,展演期间现场参与观众余人。为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盛宴,部分演出剧目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线上直播参与观众万余人。

为帮助提升打磨剧目,省委宣传部邀请7位专家,分成两组,观摩展演的每一部作品,每场演出结束后即召开座谈会,专家进行点评,提出意见,省艺术研究院派专人负责记录和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剧目创作单位认真听取消化吸收专家意见,为下一步修改打磨做好准备、明确思路。

发展与变化

夏夜文昌里,流光溢彩,古韵十足,漫步于古街,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7月12日,正是周末,从高处望去,文昌里街道上人头攒动。

文昌里是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故里,被誉为“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见证了千年古镇的历史沧桑,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街区、风格浓郁的明清古建筑内举办文化活动,不仅展示了江西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突破了在现代大型展馆举办展览的传统模式,成为今年系列文化活动的突出亮点。

此次展示区域面积约亩,由一条历史街道直街串联座传统建筑组成。四大展区26个展馆,以一栋栋有着浓重文化味的古建筑为依托,沿着一条韵味盎然的古街次第排列。来到这里,大家不仅能在各大展馆中领略到多彩的赣鄱文化,还能欣赏到文昌里的美景,感受到文昌里的变化。

抚州也将此作为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旅游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筹备过程中积极融入抚州元素,既体现老街传统古韵又传达现代文化气息,大力提升文昌里历史街区功能与品质,相继修缮了东乡仓、汝东园片区的古建筑群落,在河东湾文化长廊,通过声光电等新科技手段营造了浓厚的抚州特色文化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7月9日至13日,共有约30万人次观众来到文昌里现场“打卡”。抚州市市长张鸿星表示,在文昌里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不仅大大提升文昌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充分展现抚州文化旅游发展成果的重要契机,对于推动抚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唱响文化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动的开展,让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更加“热”起来,也让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融合发展经验。“文化的力量——文化强省系列文化活动”在设区市举办,将激发全省各地你争我赶、奋力争先的热情。可以预见,在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未来有更多亮点值得期待。

文化之光,照亮前方。新的目标在召唤,新的希望在升腾,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期待着我们再出发、再奋斗、再超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