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913-1.html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陈俊宇3月19日晚,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一边是一座三角钢琴,一位少年钢琴家在陶醉地演奏;另一边放着一把竹椅,一位穿着名族特色服装的艺术家吹奏着民族乐器——芦笙。舞台中间,一个一道道竹编式的线条勾勒出一条条绵延大道,连接两边。台中间,时装设计师蒋蔚通过投影正在激动地欣赏来自贵州的竹编产品。一段欢闹的苗族庆典音乐响起,正式开启了越剧《山海情深》序幕。《山海情深》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剧目,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入选剧目。编剧李莉介绍,《山海情深》讲述的是上海与贵州之间的扶贫故事。上海服装设计师、志愿者蒋蔚希望重建苗寨竹编合作社,她与竹编社社长应花共商振兴竹编发展规划,经历了与主管产业的副县长、蒋蔚的父亲蒋大海,竹编高手、应花的婆婆龙阿婆的种种误会,最后冰释前嫌。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苗女们穿着蒋薇设计、自己编制的竹编服装款款而来。钢琴和芦笙的组合是导演杨小青特意打造的一个另类的维度空间。一个是钢琴的演奏一开始就是摩登澎湃的上海都市;一个是芦笙的声音,悠扬来自苗寨。这两个空间的互动、对话、交流、融合就是山海情深,就是上海的扶贫工作。“自年上海对口帮扶遵义以来,一批又一批、一棒又一棒来自黄浦江畔的干部告别家人,打起背包,投身到黔北茫茫大山,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上海的温暖和力量。越剧《山海情深》讲述的就是我们的故事。……‘蒋大海’就是无数上海扶贫干部的集体画像。”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选派干部,挂职任遵义地区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正安县常委、副县长李国文,在看完越剧《山海情深》动情地说到。“我原来对扶贫干部的了解很少,他们工作在远离上海的偏远地区,现在我感觉他们确实蛮伟大的,而且是那种很朴实的伟大。剧中的蒋大海每天要走三万步,我想想我每天健步走一万步也很累了,他还是在山区,确实不容易。”蒋大海的扮演者许杰对此也颇有感触,他很荣幸自己能饰演这个人物,“扶贫事业是村村寨寨门前的那条路、那座桥、医院、那所学校,是家家富足丰满的口袋,是户户团聚幸福的笑脸,是男女老少安定美好的生活。”整剧的结尾是大团圆结局,苗族姑娘们穿着自己研制的竹编工艺服装亮相在舞台上。用编剧李莉的话说,我们这个戏是对未来的一个祝愿,是个未来式。所以服装的造型也大胆、时尚。服装设计师王秋平她对这套衣服的设计想法是首先这是上海的眼光,带领苗女竹编工艺走向世界,所以一定是时尚的,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苗族元素,有苗银,有百褶裙元素等等,所以这是时装和苗族服饰的融合,再结合竹编元素的创作。3月19、20日,北京站演出结束后,上海越剧院《山海情深》将奔赴云南、贵州、重庆等上海援建对口地区演出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