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如何破圈天目新闻记者从钱塘里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9760498.html

天目新闻见习记者邱伊娜记者姚群

年6月10日,夜幕降临时,钱塘江边杭州大剧院,越剧现代戏《钱塘里》上演,用越剧的唱腔和念白演绎一个现代杭城故事,引得观众连连点赞。

《钱塘里》演出现场记者姚群摄

年10月22日,依旧是夜幕笼罩下的杭州大剧院,北京京剧院与北京交响乐团带来答大型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国粹京剧碰上西洋交响乐,观众们给出了热烈掌声。

传统与现代,古典与西洋,是相辅相成还是水火不容,这两场演出似乎给出了一些解法。现在的观众爱看怎样的戏曲?传统戏曲如何破题?天目新闻记者和《钱塘里》的主创、观众都聊了聊,试图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抛下身段戏曲也并未走远

《钱塘里》中饰演主角方小米的越剧演员李云霄,水袖功夫极好,导演王延松说:“这个戏一点都不能碰水袖。”

剧种扮相全现代图源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发生在现代的故事,演员舞水袖好看吗?许多观众的担心也大多来源与此,古典戏剧的装扮、程式,怎么安到现代戏上?《钱塘里》的破题之法是,大胆抛却身段和原有的表演程式,完全用现代服装、现代妆造、现代置景,内里就用越剧最核心最精华的唱念作支撑。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蔡浙飞说出了团里不少演员的真实想法:“担心、彷徨、迷茫,这样的表演真的能行吗?”

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本就热爱创新,敢拼敢闯。年改编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春琴抄》,创排越剧《春琴传》,将和风注入传统越剧。在豆瓣上《春琴传》评分高达8.4分,观众评论:“和风越骨,赏心悦目,这种类型的新编剧肯定会受到争议,但我觉得改得不错,属于我愿意花钱进剧场的那种。”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有一股“小百花精神”,创新是关键词之一

和风越骨,越剧的骨子没有变,传统的古典韵味就仍然在。蔡浙飞说,我们邀请了擅长话剧、音乐剧的王延松导演来排演《钱塘里》,就是要话剧的形式,音乐剧的感觉,“我和王导说,可以完全不用顾及越剧的程式,只要我们的唱腔在、念白在,越剧就跑不了”。

程式为皮、唱念为骨,当天目新闻记者在剧场听到,主演用一段高腔来传递自己内心的愤怒时,心里便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越剧!”

同样的,在《京城大运河》的演出现场,一人唱的京剧,毫不逊色于全场乐器之声,演唱者没穿戏服没作装扮,依旧抓得住现场观众心神。

或许抛下身段,戏曲也不会走远。这并不意味着戏曲演员从小练习的四功五法已然失效,而是一种解放,传统戏曲可以不止四功五法、古典程式,拥有更多可能。

一磨三年故事为终极核心

说起《梁祝》,想起《五女拜寿》,越剧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永远都是故事本身,不止越剧,所有的戏曲经典:昆剧《牡丹亭》、京剧《锁麟囊》……哪个故事不是跌宕起伏?哪个故事不是令人动容?故事好,才能将一代一代观众留在剧场里。

当记者问起,现代故事用越剧来唱,这剧本到底怎么写?《钱塘里》编剧谢丽泓连连感叹:“所以这个剧本我磨了三年,才落地开花结果!”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和古典婉约越剧,最开始一想到就感觉有些格格不入。

“后来我们就完全抛开!”谢丽泓说,只要我们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打动观众的情感,观众就不会跳出戏来。她举了个例子,《钱塘里》的有许多越剧唱段,只最后一幕结尾处用了普通话,但观众们根本没注意到。

演出结尾出的大合唱其实没用越剧唱腔,观众也没出戏记者姚群摄

“只有故事引人入胜,小百花越剧团带来的越剧之美才会慢慢地被带到观众心里。”谢丽泓说。王延松则说:“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母子之情、邻居之情……真情永远动人记者姚群摄

现代故事,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年轻观众,现场观众席上掌声最热烈的也是这些年轻人。浙江财经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杨阳在接受采访时,对《钱塘里》的故事很感兴趣,面对记者的提问,她不停地复述这故事里的情节:“主角没考上大学,在钱塘里努力打拼特别真实,我特别希望他们的困境能解决,故事能美好发展下去。”她的语速很快,最后不停说自己下次还要来支持这种类型的演出。

当下的不少戏曲创新,往往都在表现形式上花心思,古典剧本加上现代元素,往往结合得不伦不类。事实上,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新衣服”,套在任何人身上就能产生新的风采。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们听到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最终放下了那颗高悬的心。这样的放心,不仅来自放下身段程式的大胆突破,更来自三年来一点一滴打磨的那个真挚故事。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315.html